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准各向异性粘弹介质地震波的数字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论述准各向异性粘弹波动方程有限元数值解地震波响应的原理与计算方法,并给出地震衰减因子与方程中粘滞系数的计算关系式。列出了所研制的地面记录地震剖面与井中记录垂直地震剖面,以及波场时间切片图、散度与旋度图、应变能与动能的时间切片图。本方法适于任意分层形态且层间物性参数为强间断的实际地震剖面的仿真,旨在研究正问题以实现反问题。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5~2013年间NCEP风场资料,分析研究了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受ENSO事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台湾西南部海域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存在明显季节变化,其分布期主要集中于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夏季台湾海峡不存在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强度异常要滞后ENSO 1个月,当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强度较正常年份要弱,而当拉尼娜事件发生时,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强度较正常年份要强;风应力旋度偶极子的分布还存在准16.0个月和准45.3个月的显著年际变化周期,其变化同ENSO循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1993-2010年间的卫星高度计资料,用EOF方法及小波分析研究了黑潮延伸体区域的海平面异常和中尺度涡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海平面EOF第一模态是季节模态,与该海域风应力旋度第一模态类似,相关系数达0.65.EOF第二模态主要反映了黑潮南部次级环流的变化情况,显著性周期是8-10年.通过相关分析发现黑潮延伸体南部次级环流的年代际变化与PDO有关,同时它又与风应力旋度第二模态有关;该海域的海面高度受到北太平洋东部SSH信号西传的影响,信号的传播需要大约3-4年时间.EOF第三模态是黑潮弯曲模态.日本南部的气旋涡和反气旋涡可以表征黑潮弯曲的形成,而且弯曲强度和涡的持续时间、强度和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4.
二维各向同性介质P波和S波分离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波场矢量计算散度与旋度可将P波和S波进行分离,这种方法是波场传播与计算散度和旋度进行波场分离两部分的结合.基于二维各向同性介质速度模型,首先使用弹性波动方程对速度模型进行波场传播模拟;然后在地表接收多分量记录的同时计算散度代表P波、计算旋度代表S波,由于计算散度和旋度包括对空间各分量求导,这就导致了π/2的相位移,使用Fourier变换在频率域对记录进行-π/2的相位校正,就分别获得P波和S波的波场记录.通过对二维模型试算,并分析结果可知,采用计算散度和旋度进行波场分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观察发现弯曲河道的内堤会横向增生而外堤则渐渐被剥蚀。这一现象是由于河道转弯引发了横截面上产生一个次生旋流。尽管有数值模拟和野外测量来研究相应过程,笔者在这里用涡旋动力学进行简化的分析来清楚地解释次生旋流的起源。笔者阐明速度的垂向差异产生的涡旋会保持旋度守恒从而在下游产生一个河道向旋度分量。这一新的旋度分量产生了横截面上的次生旋流。分析表明涡旋提供了一个有效工具来研究流动和剥蚀问题。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文献[1]中曾简单地导出过一个描述大洋风生一热盐环流的“风旋度—热盐梯度方程式”,它是一个全流函数所满足的线性位涡方程,表达了海面上风应力旋度和界而上的热盐梯度在侧向湍摩擦所导致的涡度扩散下与行星涡度梯度的平衡。利用该方程,在一个矩形大洋中,作者提出了一个相当简单的准两层模型,  相似文献   
7.
南沙群岛海域风场特征--卫星散射计观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欧空局提供的ERS卫星微波散射计风场资料的再分析,研究了南沙群岛海域的风场特征,主要包括南沙群岛海域的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随纬度的变化以及一年中根据风应力特征划分的4个时期的风应力与风应力旋度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基于吕宋岛附近海域1985-2020年的海表温度、风应力和海面高度等卫星资料,分析吕宋冷涡(Luzon Cold Eddy,LCE)强度及中心位置的年际及长期变化趋势,探讨风场和黑潮入侵在LCE变化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表明:35 a来,LCE整体呈现减弱趋势,其中心位置最大概率出现在(117°54′E,18°06′N)...  相似文献   
9.
利用日本气象厅(JAMSTEC)所提供的Argo格点温盐资料,系统地研究了棉兰老隆起(Mindanao Dome;MD)的三维结构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MD的水平位置大致在5°N~10°N,127°E~145°E范围内1个纬向延伸的狭长带状结构。其垂向范围大致在50~600m之间,强度在次表层100~200m附近最显著。温盐结构表现为深层低温、低盐水向上涌升增强,温跃层深度变浅,上混合层厚度变薄的特征。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MD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信号,表现为冬强秋弱,具有一年和半年的较为显著的变化周期。在El Ni珘no期间,MD的次表层水温明显下降,MD增强。局地风场对MD的变异起着重要作用,MD的变化与该处风应力旋度的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346。MD的变化和暖池的变化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在暖池发展比较充分时候,由于其暖水范围增大,暖水厚度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会抑制MD的发展;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0.
陈可洋 《内陆地震》2011,25(3):215-228
为了便于研究双相介质固流相混合弹性波场中纵横波波场的传播规律,提出了基于交错网格的Biot双相各向同性介质弹性波动方程高精度波场分离正演数值模拟方法.采用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来构建一阶双曲型双相各向同性介质弹性波动方程正演算子实现波场正演,并在每一步递推过程中,分别计算出同相和流相分量相应的散度场(纯纵波场)和旋度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