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科学进展》2008,23(8):F0002-F0002,F0003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承办的第27期“双清论坛”于2008年3月30~31日在兰州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集成研究”。来自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80余位水文水资源、地理地质、环境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2.
2月10日,省气象台邀请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汤懋苍、李栋梁为省局科技人员作题为《青海省春季降水预测的地气图方法》、《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对太阳黑子同期长度和CO2的响应》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3.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2):F0003-F0003
2006年9月3-12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支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一届青藏高原能量和水循环国际研讨会”在西藏拉萨市成功举行。  相似文献   
4.
南卓铜  潘小多  李新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12):1316-1318
G-WADI(Water and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for Arid Lands-A G1obal Network,干旱区水与发展信息全球网络)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IHP)启动的针对干旱区水文研究的项目,旨在通过建立全球网络全方位提升对干旱区水系统的理解,增强干旱区水资源合理利用开发的能力.2006年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寒旱所")开展内陆河研究的主要流域--黑河流域成功加入G-WADI试验流域网络.  相似文献   
5.
黄强  缪华 《广西地质》2010,(6):38-39
无论是抗旱应急的紧急调度,还是在找水打井工作中遇到了技术难题,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迎难而上。凭着对事业的满腔热情,他带领打井找水队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技术新等困难,在很多同志都认为无法打出地下水的高原后谷地斜坡地带上,采用相对独立的地质构造小单元找水等创新模式,每天在野外高强度工作十多个小时以上,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几倍于正常工作数的工作量,成功打出了水,  相似文献   
6.
黄土/古土壤的物源研究对于揭示第四纪气候变化和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位于黄土高原西部1.4 Ma以来的兰州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为研究对象,基于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了黄土/古土壤中的主要矿物组成,侧重于碳酸盐矿物含量,追溯了兰州黄土/古土壤的直接物源。结果显示: (1)1.4 Ma以来兰州地区黄土/古土壤沉积物的主要直接源区为柴达木盆地沙漠区和阿拉善干旱区。(2)基于二元混合模型计算的潜在原始源区对兰州黄土白云石和总碳酸盐矿物的相对贡献率以及长石与石英比值结果一致支持1.4 Ma以来兰州黄土原始物源发生了多次变化。1.4~1.1 Ma和0.9~0.3 Ma青藏高原东北缘造山带(昆仑山、祁连山)和中亚造山带对兰州黄土的贡献相当,而1.1~0.9 Ma和0.3 Ma以来,中亚造山带对兰州黄土的物源贡献增加,这可能分别是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和0.3 Ma以来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干冷气候增强的响应。1.15 Ma和0.8 Ma兰州黄土/古土壤中高的白云石含量、碳酸盐矿物总含量以及0.8 Ma长石与石英比值的快速升高可能是对“昆黄运动”的响应,进而造成了昆仑山、祁连山对黄土高原物源贡献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王素萍  冯建英 《干旱气象》2009,27(2):193-196
2009年4~6月,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大部、东北、华中、华东大部以及西南地区西部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4 ℃;西北大部、东北大部、内蒙古西部以及东北部、西南大部、山西、华东大部以及华南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8成;主要旱区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甘肃、宁夏、西藏、云南以及四川等省份.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西部旱区草地资源的现状、特征入手,分析引起退化的驱动因素,设计草地资源退化态势量度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青海省德令哈市为例进行了研究。据此提出了加强生态建设、改革使用制度、实现法制化管理、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等合理利用西部旱区草地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旱区水-粮食-生态关联机制,是人地耦合系统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之一,为全面保障以水安全为纽带的旱区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提供科学支撑。本研究通过梳理水-粮食-生态关联研究前沿,凝练得到四方面认识:① 在时空特征判别中,旱区土地利用是普遍涉及的水-粮食-生态关联载体;② 在驱动机制分析中,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得到关注,但研究多止步于统计描述;③ 在模型使用中,社会水文系统模型是重要研发对象,生命周期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流模型也得以使用;④ 在决策支持中,基于水-粮食-生态关联视角并适用于本地旱区的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用途管制、资源使用增效途径仍处探索阶段。在未来研究中,有必要深化旱区生态水文过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响应、旱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及其对人类福祉的影响、旱区水生态安全格局优化下的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等研究议题,从而架构水-粮食-生态关联研究从科学到决策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王文华  秦翔 《冰川冻土》2007,29(6):854-854
2007年12月7~9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我国冰冻圈动态过程及其对气候、水文和生态的影响机理与适应对策》973计划项目2007年学术年会和学术交流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寒旱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召开,会议主要汇报了973项目2007年进展及2008年计划与进度安排.首席科学家助理丁永建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中科院寒旱所副所长吕世华、中科院资环局局长傅伯杰分别代表中科院寒旱所和中科院资环局致词,欢迎各位专家组成员到会指导工作.项目咨询专家组副组长施雅风院士、项目咨询专家组成员李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