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57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寿光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南岸,总面积2,18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6公里,耕地141万亩,总人口108万。近年来,寿光市紧紧围绕由普通县级城市向现代化中等城市跨越这一目标,遵循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把城市化同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信息化紧密结合起来,基本形成了职能分工明确、空间布局合理、等级规模有序、设施较为完善高效的城镇体系,全市城市化水平达46%。  相似文献   
2.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城市化响应与反馈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城市化存在互动机制。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效应影响了城市化动力机制,集聚效应则促进了城市外部经济的发展,使城市化表现出不同的模式特征和地域特征;另一方面,城市化促进了高新技术发展所需要素资源的聚集与流动,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提供人力资本保障,还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创新的源动力。文章以苏州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城市化互动关系佐证了这一理论,并认为建立二者之间切实可行的调控模式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刘卫东 《地理研究》2002,21(4):528-529
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和集聚一向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经济学者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最近由王缉慈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是该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专业气象服务业发展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新强 《湖北气象》2003,22(1):38-40
从入世后我国专业气象服务面临的形势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专业气象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产品针对性不强、服务手段比较落后、经营管理模式缺乏创新等若干实质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The coarse-detrital deposits have the properties of cold accumul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cold for a long time. Now, at some place where the mean annual temperature of air is positive, one even can get the permafrost by artificial formation of the burial mound. According to these properties, some lowenergy storehouses are built for various purposes.  相似文献   
6.
7.
纵览九州     
《南方国土资源》2016,(4):67-68
正龙岩: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2016年以来,福建省龙岩市通过实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项行动、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强化服务落实责任等措施,以促进军民融合产业深度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推进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岩高新区)为主体、一区多园的国家军民结合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支持地方政府规划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园(基地)。对获得国家、省级新型工业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活动地理转移视角下的中国产业集群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简要回顾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在制造业活动地理转移的视角下,结合案例重新审视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发展.作者认为,一些锁定在低成本竞争的集群正在或已经老化,甚至衰亡.另一些集群中的企业有过度集聚的问题,还有一些中小企业集聚的区域根据产业特征需要增加产业集中度.因为集群的这些问题,随成本上升,出现了集群中企业的加工制造环节外移的现象.这种现象挑战了新产业区理论中集群是"在流动的全球空间中的粘结的区位"的观点.根据集群中企业外移现象,就产业承接地的规划和发展,以及转出地那些正在升级的集群的地理稳定性和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桐庐县自2005年开展农民下山居住集聚发展工作以来。结合地方实际。坚持“科学规划,政府引导。农民自愿,乡为主体”的原则,以地处“高、偏、险、散”的山区农户和散居户为主要工作对象。结合中心镇、中心村建设。既有效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极大地缓解了用地指标紧张的矛盾。截止到目前,投入资金8700余万元,共立项建设用地复垦(宅基地整理)项目163个,  相似文献   
10.
在海洋经济质量转型之期,基于“认知—评价—建构—优化”理念,界定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内涵,通过中心-引力模型评价分析2000—2014年辽宁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空间特征,构建了海洋经济增长质量模型,识别影响其空间特征的相关要素,并根据要素作用程度提出优化建议。研究发现:① 辽宁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呈“核心—圈层”结构,形成以大连为“领头雁”的雁阵式相互继起模式;“钻石型”引力流结构促成辽宁沿海地区集中化连片发展格局;② 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空间特征主要受空间集聚效应影响,海洋资本、海洋基建和海洋产业结构成为推动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循环引力流的顺流机制,其中海洋产业结构成为影响辽宁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圈层空间集聚效应的关键流;海洋人才成为制约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循环引力流的逆流机制;③ 通过路径作用程度的象限划分,提出强化大连中心地职能,针对腹地城市定位及资源禀赋条件提出调控措施,推进沿海区域协调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