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干旱区地理》2007,30(3):356-356
2007年3月7日,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院长沙夫凯提·萨利科夫(Shavkati Salkhov)一行参观了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标本馆。沙夫凯提·萨利科夫院长此前与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院长张小雷签署了双方科学合作备忘录,达成了促进双方科学家和专家的互访等几个方面的合作协议。通过参观新疆生地所标本馆,更增进了沙夫凯提.萨利科夫院长一行对新疆的地形地貌、环境特征、组成要素以及动、植物情况等有了深入了解,浩瀚无垠的沙海、“三山夹两盆”的地貌、生物与机械相结合的防风固沙新模式、千奇百怪的冰川、神奇浩大的坎儿井工程、风光旖旎的戈壁绿洲、顽强…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5月12日,巴基斯坦参议院主席赛义德·纳亚尔·侯赛因·布哈里阁下等一行15人在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吕新华、自治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刘晏良、自治区外侨办主任穆扎帕尔·米吉提等陪同下,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标本馆参观。据悉,布哈里阁下是首次访问新疆。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党委书记田长彦陪同布哈里阁下一行参观了标本馆。布哈里大致了解了新疆的总体概况,包括新疆的沙漠、湖泊、河流、冰川、绿洲以及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3.
《干旱区地理》2007,30(5):707-707
2007年9月1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所长陈晓亚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洪德元院士在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陈曦所长的陪同下来到新疆生地所标本馆参观访问。  相似文献   
4.
《干旱区地理》2005,28(6):823-823
日前,比利时法语社会党前主席居伊.斯皮达尔一行2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办礼宾处处长任新军的陪同下参观了新疆生地所标本馆。  相似文献   
5.
在查阅"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的基础上,以《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福建植物志》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为依据进行比较研究,结合近年来有关专家、学者对福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实地调查所取得的成果,对2012年公布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50种进行增补,并对部分种类的中名或拉丁学名进行修订或提出归并建议。研究显示:补充、完善后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60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1种。研究结果可为福建省有关部门完善《福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开展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以及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干旱区地理》2006,29(2):236-236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干旱区资源环境科普教育基地》是一个具有区域特色和中国干旱区生物学科基础研究、保藏中心和科普教育的基地,也是中国科学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它覆盖了7个野外台站及标本馆。  相似文献   
7.
2008年8月2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一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自治区政协主席艾斯海提·克里木拜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了新疆生地所标本馆。  相似文献   
8.
《干旱区地理》2012,(3):464
2012年4月15日,美国波利尼西亚文化中心总裁冯.奥吉尔及夫人一行4人在自治区外办礼宾处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标本馆参观访问。冯.奥吉尔一行倾听了标本馆解说员对新疆地貌、土壤、水资源、地下水以及动植物的解说。他们对新疆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表现出极大的浓厚兴趣,详细询问了相关的专业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7月下旬,带领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考察队在进行植物区系调查时,经当地林场场长才让太指引,在青海省同德县境内发现了一片柽柳(具体种类待定)原始野生林地。  相似文献   
10.
《干旱区地理》2007,30(6):914
2002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先后命名了30个“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五年来,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标本馆、吐鲁番沙漠植物园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技知识,提倡科学方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