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太行山前平原地下调蓄能力,实验研究表明,在汇水坑渗、井灌和引水渠渗条件下,太行山前冲洪积平原地下调蓄功能不仅与地表积水深度、入渗时间有关,而且还与汇水总量的多少有关。单位时间渗漏量的大小与地表蓄水深度呈正相关关系。地表蓄水深度愈大,单位时间渗漏量愈大;累计渗漏量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渗漏速率随着累计渗漏量的增加而减小。采用井灌方式进行地下调蓄的关键,是选择具有强渗透性的层位。  相似文献   
2.
灌区中居民点与水土资源邻近关系——以张掖绿洲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录仓  高静 《干旱区地理》2015,38(4):797-804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核心在于水,核心区域在于绿洲。灌区是构成绿洲的最基本单元。论文应用最邻近距离指数(NNI),分析了张掖绿洲灌区中居民点与水浇地及渠系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在张掖大小共39个灌区中,有22个灌区的NNI值<0.5,灌区中居民点总体表现为聚集分布态势,但空间差异明显,沿山灌区居民点聚集程度明显高于绿洲中腹灌区,映射出不同灌区水资源的基本约束力。从微观角度考察,居民点与水浇地、渠系、道路之间的平均临近距离从沿山独立灌区-绿洲边缘灌区-绿洲中腹灌区逐步增加,说明沿山灌区水浇地、渠系与居民点的关系更密切。灌区中居民点与渠系、水浇地表现出显著的"亲水型"和"亲地型","质点"(居民点)-"廊道"(渠系和路网)-"域面"(土地)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3.
灌区渠系特征与灌溉水利用系数的Horton分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区渠系和自然河流水系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因此,对于灌区渠系体系是否存在及在何种程度下满足Horton 河系定律值得研究。以2010 年广东省53 宗样点灌区为研究对象,分类进行了适用性分析,发现只有四级渠系类灌区满足Horton 河系定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级渠系类灌区的渠系特征参数和分维值,并利用2007-2011 年实测数据,对其与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渠系工程状况参数(0.1084) >下垫面参数(-0.3554) >渠系结构参数(-0.5189) >面积尺度参数(-0.5392) >渠系分维特征参数(-0.5536)。本研究对于定量表征灌区形态和渠系特征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提供了新的途径,研究结果对于指导灌区渠系规划建设,提高用水效率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梁英英 《地下水》2010,32(5):128-129
分析了灌区近年渠系水利用系数不断降低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减低的对策,对提高抽水灌区的水量落实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较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确定出古居延绿洲渠系分布和引水口的位置以及古渠道线路的走向,发现古居延绿洲主要分布在现代绿洲的东侧,至少有6处引水口分布于距雅布赖、东城圈和马圈城一线西侧的水道上。渠系由西向东进入各垦区,各引水口随水道西迁向西延伸。渠系与遗址、古耕地和红柳包间的联系以及14C\}测年数据表明:  多数渠系始建于汉代,以后长期延用,盛于西夏,弃于元末明初;   古居延绿洲早期荒漠化始于1300aB.P.;   天然水系向西迁移最终导致了古居延绿洲的废弃和完全荒漠化  相似文献   
6.
王新华 《地下水》2012,(3):186-188
在广泛收集资料及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黄土地区引调水线路工程地质勘察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论述黄土渠道、隧洞、边坡和其他渠系建筑物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进一步认识黄土地区引调水线路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7.
天台县把中低产田改造作为今后土地开发整理的工作重点,争取通过3—5年的努力,使基本农田中水田部分的标准化率达到90%以上。该县今年启动的两个项目已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之中,总面积达1.5万亩,投资额达1800万元。街头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总投资1350万元,涉及土地1万余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2000亩,改善灌溉面积8000亩。渠系水利用系数从现状的0.40提高到0.65。农田灌溉保证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85%,扩大优质粮食种植面积3500亩,新增经济作物效益740万元,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4万公斤,折合152万元,节水效益19.5万元。  相似文献   
8.
大官坂垦区总渠的浮游植物与养殖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胡宁科  李新  郭明 《中国沙漠》2013,33(5):1577-1585
灌溉是干旱区农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人工渠系则可看做是灌溉农业最主要的水利设施,是干旱区农耕文明的主要特征和标志之一。绿城垦区是黑河流域下游古居延绿洲上历史时期最大的一块农业垦区,大量的房址、寺庙、灌溉渠系、耕地等反映过去人类农业活动的遗迹残留在垦区中的沙包和沙丘中。在查阅大量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野外渠系样点的实地调查数据,依据农业灌溉渠系在遥感影像上表现出来的线性和纹理特征,人工数字化识别和提取了绿城垦区历史时期的农业灌溉渠系。研究结果表明,古居延绿洲上的绿城垦区在古代曾有过规模宏大的人工农业灌溉系统,保证了研究区历史时期繁荣人类农业活动的开展;此外,研究区古代的农业灌溉方式与中国干旱区现代的农业灌溉系统有着相似的灌溉思路。绿城垦区古代农业灌溉渠系在空间上的可视化精细分布是古绿洲历史时期繁荣人类农业活动的直接证据,对于研究古代的水利设施和区域环境变化也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天台县把中低产田改造作为今后土地开发整理的工作重点,争取通过3—5年的努力,使基本农田中水田部分的标准化率达到90%以上。该县今年启动的两个项目已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之中,总面积达1.5万亩,投资额达1800万元。街头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总投资1350万元,涉及土地1万余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2000亩,改善灌溉面积8000亩。渠系水利用系数从现状的0.40提高到0.65。农田灌溉保证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85%,扩大优质粮食种植面积3500亩,新增经济作物效益740万元,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4万公斤,折合152万元,节水效益19.5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