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大气科学   1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中国沿长江与沿海港口城市的地位、交通、规模与职能。提出发展沿江与沿海港口城市体系,发展次中心城市、港城横向交通建设,形成港口城市群体合理分工。  相似文献   
2.
从港城关系看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大连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背景下,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从港城关系的角度探析大连港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3.
关于港口经济和港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成本—收益分析、区域经济生长的极核理论等 ,对港口的经济性、港城经济一体化发生的内在机理和模型、建设重点等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20个主要沿海港口及所在城市为例,首先构建港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测算出2010—2019年港口及所在城市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其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港城协同度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然后具体分析中国沿海港口及所在城市港城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演变规律、驱动原因以及港城协同度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最后综合协同度和面板数据模型结果,提出促进中国沿海港口和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港城耦合发展动态模拟与调控策略——以连云港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山  潘婧 《地理研究》2011,30(6):1021-1031
区域系统中港城互动关系具有系统动力学耦合特征,根据SD原理和方法,建立港口与城市耦合的PU-SD模型,解剖港城耦合系统多重反馈机理和各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以江苏省连云港为例,运用历史数据拟合,在证明模型具有可靠性和适用性基础上,通过变换经济社会资源等参数,以2008年为基年,对未来30年港城发展进行情景模拟,确定不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依托东营港再圆“黄河梦”——论东营港城的建设和黄河流域经济带的振兴·陈强谨以此文献给人民治黄50周年(1946~199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的发展中心。广州、深圳经济的急剧增和长,形成了经济贸易中...  相似文献   
7.
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环评中,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进行港城一体化发展量化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锦州属于“双有效城市”,丹东和盘锦属于“双无效城市”,营口属于“港口有效城市”,大连和葫芦岛属于“城市有效城市”。根据量化结果提出港口统筹规划、临港产业带动城市发展、港城可持续发展等港城一体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千年大上海     
襟江负海的上海,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它既得益于江河,航运深人长江腹地;又依托海洋,航线遍达四海五洲。如今,依江海而兴的上海港,已成为我国吞吐量逾1.5亿吨的第一大港,并带动着1000多万人口的陆域上海的发展。海上生沪在大约四五千年前,今天上海地区的西部已经是陆地。在这里曾经发现过多处新石器遗址。上海的先民早就在此从事渔业和农业。据说,今天上海市的西部地区,曾是战国时春申君的领地的一部分,因而上海过去曾称为“申”。说到上海的历史,不得不先谈谈青龙镇。要说青龙镇,又必须先说吴淞江。今天的上海,位于太湖流…  相似文献   
9.
关于港口经济和港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成本一收益分析、区域经济生长的极核理论等,对港口的经济性、港城经济一体化发生的内在机理和模型、建设重点等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大量相关文献,在阐释滨水区与滨水区再开发概念的基础上,以港城滨水区及其再开发研究为对象,重点梳理了国外港城滨水区再开发"成因分析、模式争论、规划问题探讨和影响分析"等研究主题的进展。国外研究已从最初的重视客体(再开发项目)转向主体(再开发者或机构)与客体并重,尽管最近对再开发的经济(空间)社会影响作了初步探索,但周边社区居民的态度仍未得到足够重视;国外研究最初以定性描述为主,而后针对再开发主体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最近尝试将社会影响评价(SIA)、数理统计等定量方法应用于经济社会影响当中,但尚未得到推广。最后,依据国外研究进展,从再开发成因、目标、模式、空间与社会经济影响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我国沿海港城滨水区再开发实践及其研究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