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郭斌  张波  张鼎铭 《测绘科学》2019,44(9):73-82
针对城市绿化带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该文利用射线荧光光谱仪测量重金属含量,引用单因子与负荷污染指数法并依据国家标准进行污染评价;引入人体暴露风险评价模型,对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经手-口直接摄入是健康风险的主要暴露途径,儿童总的非致癌风险为0.573,成人总的非致癌风险为0.088,均未超过限制1,表明8种重金属不存在明显的非致癌风险;Cr、Co、Ni、As的致癌风险均低于美国环境保护部推荐标准10~(-6),表明重金属的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研究区内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状况空间分异显著。研究结果对城市绿化带内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绿化带能美化环境,吸尘减噪,保持水土,但在降水量少的干旱地区,高速公路绿化带主要依赖地下水补给,会对区域地下水资源分布产生一定影响。以土默川平原北部呼包高速绿化带为研究对象,利用3S技术将研究区的绿化带进行分类,同时,结合ET_0等相关公式计算绿化带的蒸腾耗水量。在收集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掌握研究区的地下水补径排特征,计算研究区侧向补给量,进而得出绿化带蒸腾耗水量与地下水补给量之间的关系,定量分析高速公路绿化带建设对区域地下水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大青山山前侧向补给,主要排泄为地下水径流排泄及绿化带的蒸腾耗水; 2016-07—2017-06期间,研究区非植被区、植被覆盖区分别占总面积的17%和83%,绿化带年蒸散发量为1006.10 mm,蒸腾耗水量为2434.86×10~4m^3/a;山前侧向补给量为24372.16×10~4m^3/a;绿化带蒸腾耗水量约占山前侧向补给量的10%。由此可见,高速公路绿化带的建设对地下水资源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绿化带被认为是英国城乡规划的核心元素之一,其在控制城市增长和保护乡村景观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地利用是绿化带政策关注的主要内容。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英国绿化带的功能和范围;然后剖析了英国的规划系统。由于区级(相当于中国的乡镇级)规划在英国的土地利用和绿化带保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该文以位于伦敦绿化带中的斯佩尔索恩...  相似文献   
4.
绿化带对城市大气环境及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北京大学城市大气边界层模式模拟了城区下风向绿化带对城市温度场、风场及空气质量的影响。模拟表明,一天中不同时刻绿化带附近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加重现象,上午10:00(北京时)污染浓度最大增加66%;绿化带降温范围最大达到下风向0.5 km。同时还进行了下风向绿化带与城区加强绿化的对比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城区加强绿化后绝大部分范围气温出现较明显下降,最大降温幅度为1.6℃。此项研究可为园林及城市规划等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道路绿化带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服务功能,道路绿化带信息的精细分类与提取以及绿化带的动态分析对于道路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基于车载LiDAR技术的道路绿化带自动提取与绿植地物精细分类算法。为验证算法有效性,选取北京市丰台区某路段作为实验区域,一期试验数据采集时间为2015年6月,二期试验数据采集时间为2015年9月。将车载LiDAR点云数据作为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剪裁分块等预处理,提高算法运行速度。首先对每段道路点云数据进行地面、低矮地物与高地物分类,并将低矮地物与地面点进行组合;然后通过绿化带的点云特性与空间特征,精确提取出每段点云数据中的绿化带,根据所提取的绿化带确定分类范围,利用各类地物点云的特征差别,对绿化带内地物进行详细分类;最后对比同一区域内的多期绿化带数据,从而判断绿化带面积以及绿化带中的各种地物是否发生变化。为验证算法精度,采用人工交互的方式提取绿化带,并对绿化带内各类地物进行人工分类,以此作为参照将人工统计得到的信息与自动提取出的绿化带信息以及各个分类地物信息进行对比,试验区人工提取绿化带总面积为13 027 m 2,自动提取绿化带总面积为12 749 m 2,2组数据相差278 m 2,相对误差为0.02。自动分类算法在试验区场景中杆状地物的探测率为80%,树木的探测率81.81%,灌木探测率为73.91%。对比2期绿化带数据,发现面积缩减量为129.5 m 2,另外新增3株灌木。实验结果说明了本文所述算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在西华县城东关3公里处,有一个漂亮的村庄,一座座红白相间的两层小楼整齐统一,村内道路横竖一条线,排水沟、绿化带、路灯等公用设施应有尽有……这就是省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西华县皮营乡安营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