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6篇
  免费   713篇
  国内免费   1120篇
测绘学   2446篇
大气科学   217篇
地球物理   596篇
地质学   3277篇
海洋学   444篇
天文学   52篇
综合类   533篇
自然地理   27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367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28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209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212篇
  1995年   193篇
  1994年   203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185篇
  1991年   169篇
  1990年   186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家溪群是江南造山带湖南段的最早物质纪录,其沉积构造背景及相关的钦杭结合带位置尚存争议。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湘东北金井地区冷家溪群早期-中期相对新鲜砂岩采样进行系统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进而按时代先后对砂岩分组并进行地球化学研究,以此探讨沉积期盆地性质及大地构造格局。金井地区冷家溪群砂岩的主量元素组成变化较大,SiO2质量分数总体较低、Al2O3质量分数和Al2O3/SiO2比值较高、K2O/Na2O比值高且变化大。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铕负异常明显等特征暨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形态与典型的后太古宙页岩和上陆壳相似。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沉积环境为弧后盆地,且早期易家桥组和潘家冲组的成熟度较高,主要来源于北邻构造相对稳定的扬子陆块南缘;中期雷神庙组-黄浒洞组的成熟度较低,可能更多来源于南邻构造相对活动的大陆岛弧。各组地层构造环境微量元素判别图解均显示为大陆岛弧环境,但从微量元素特征对母岩的继承性分析,仍反映出弧后盆地环境;有关微量元素参数的相对大小指示早期沉积环境为活动陆缘、中期沉积环境为大陆岛弧,与主量元素特征反映的信息一致。根据上述地球化学证据,提出冷家溪期构造格局与演化过程:早期受古华南洋板块向北西高角度俯冲影响,弧后软流圈上涌导致岩石圈伸展而形成宽阔的弧后盆地,金井地区处于盆地北部而主要接受北邻扬子陆块来源沉积;中期古华南洋板块俯冲角度变缓并推动大陆岛弧向北西运移,弧后盆地收缩,金井地区因构造迁移而主要接受南邻大陆岛弧来源沉积。结合区域资料,认为弧后盆地南邻大陆岛弧大体在安仁-双牌一线。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第22周以来产生M级以上(包括M级)的X射线耀斑的太阳黑子活动区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黑子活动区在南北半球上分布是不均匀的。具体表现是:南半球出现的黑子活动区多于北半球出现的。南半球活动较强的黑子群主要集中在80°,160°,200°和340°经度附近;北半球活动较强的黑子群主要集中在240°-280°和340°-360°经度带。(2)黑子群的面积(S_p)越大越易产生X级的X射线耀斑。对黑子群面积S_p在大于1000,500-1000和小于500单位时,它们产生X级的X射线耀斑的比率分别约为41%,33%和9%。  相似文献   
3.
4.
卫星星座与编队飞行问题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松杰  王歆  刘林 《天文学进展》2003,21(3):231-240
卫星应用的日益发展需要由多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系统(形成各种类型的星座)来替代单颗卫星,这就给卫星轨道力学的应用增加了一些新内容。重点阐述了卫星星座整体结构的演化、卫星星座编队飞行中的星-星相对几何构形及其保持问题,以及星座卫星定轨所涉及的测控方式和天地基网联合定轨问题。这些内容都是卫星星座轨道力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辽南庄河地区辽河群变形型式独特。由于群内分层剪切作用,岩层构造置换强烈,伸展构造形迹发育,变形特征清楚,属正向韧脆性滑脱构造系统的上盘组成部分。其运动方向由北东而南西,形成时间早于中生代。不同级别的滑脱面构造,由于晚期构造作用影响,在早期韧脆性变形的基础上叠加了脆性变形,形成构造角砾岩带。沿角砾岩带蚀变普遍,金元素及其伴生元素含量明显高于两侧围岩,个别地段可达工业品位,构成矿体。因而,在辽河群出露区域鉴别同类型构造,沿滑脱面寻找受破碎带控制的蚀变构造岩型金矿,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6.
7.
卫星激光测距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扼要综述了近几年国际上卫星激光测距的进展,介绍了国内激光测距网的现状,展望了未来卫星激光测距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南海区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对广东省范围内拖网网囊现状进行摸底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沿海拖网渔船现用网囊网目尺寸(内径)在16.7~35.2 mm范围内,总体平均为27 mm,均未能达到1989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南海区拖网网囊最小网目尺寸》--内径39 mm.  相似文献   
9.
辽南早元古代辽河群中片麻状花岗岩的变形温度显示出645—690℃,550—610℃和485℃±三组温度值,表明花岗岩遭受了三幕构造变形。而区域构造解析亦表明辽河群在早元古时期经历了三幕构造变动。花岗岩的温度系列与区域变形序列具有一致性,排除了花岗岩晚期构造侵位的可能性。变形温度以550—610℃居多,意味着该幕构造形迹保存最好。第三幕变形变质作用相对较弱,仅局部出现485℃的温度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上鞍山群变质沉积岩中黑云母化学成分的对比,确认区内两层位黑云母化学组分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反映了其形成时变质条件的不同。随变质程度增加,区内黑云母的Si、AI~Ⅵ,Fe~(3 )、Mg和K含量增加,而Fe~(2 )、Al~Ⅳ和CH降低,Mg/Fe~(2 )比值从1.00增至2.18。中鞍山群黑云母变质温度为550—620℃,变质压力在5×10~8Pa左右;上鞍山群黑云母变质温度为450-500℃,变质压力低于5×10~8Pa。黑云母含铁系数(f)可作为鞍山地区寻找富铁矿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