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0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316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346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535篇
海洋学   100篇
综合类   100篇
自然地理   42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脆弱态带与土地茺漠化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朱震达 《中国沙漠》1991,11(4):11-22
  相似文献   
2.
杭锦旗区块二叠系气层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杭锦旗区块上古生界二叠系发育了多套近源陆相碎屑岩沉积,自下而上存在着多套含气层砂体。储层具有中低孔低渗且纵横向非均质性较强等特征,致使气层需压裂改造后才具有一定产能。综合运用薄片、X衍射、压汞等实验资料及钻井测试成果,对气层的伤害、产能与探测半径和产能系数之间关系等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本区气层易受外来侵入流体污染,压裂规模和解堵有效程度将制约着气层产能。因此,若要有效改造气层和提高天然气产能。必须针对本区二叠系气层特有的特征,研究和采用合理的钻井技术、压裂工艺保护气层和加大压裂规模、扩大其渗流面等气层改造方法。  相似文献   
3.
向武  Chris Freeman 《地球化学》2008,37(2):157-164
利用高精度多梯度热培养系统,对英国威尔士地区两类典型的北方泥炭沼泽中酚类物质和溶解有机碳释放的热敏感性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雨养泥炭沼泽(Bog)酚类物质释放的热敏感性Q10(总酚)月变化为0.92~1.57,而矿养泥炭沼泽(Fen)的月变化范围为0.93~1.30.酚类释放的热敏感性与土壤温度大致呈正相关关系.此外,土壤温度与溶解有机碳释放的热敏感性Q10(DOC)也呈正相关关系.总体上,雨养泥炭沼泽的热敏感性比矿养泥炭沼泽略高.除温度外,水文条件和植被等多种环境因子对酚类物质和溶解有机碳释放的热敏感性也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还表明酚碳热敏感性比值Q10o(总酚)/Q10(DOC)相对稳定,土壤温度的变化对其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4.
大沽河下游咸水入侵区含水砂层水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砂柱的水平渗流试验,对大沽河下游成水入侵区含水砂层的水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对海水入侵治理的注淡压成和抽成方案过程中含水层的渗透性变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控制和减小方案实施过程中含水砂层渗透性降低的方法和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该含水层具有显著的水敏感性特征,注淡压成过程导致其渗透性下降幅度超过了两个数量级;注淡和抽成的流速分别超过21ml/min和42ml/min时,亦能引起含水砂层水敏感性的发生,称为临界流速;淡水驱替咸水过程中存在一个临界离子强度-7638us/cm,驱替水的离子强度不宜小于该值以避免水敏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喀斯特荒漠化是一种地质—生态灾难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KDN是一种GEOL-ECOL灾难,是发生潮湿的碳酸盐岩区的土壤侵蚀、土地退化与生态系统凋萎,致使人类很难生活在其中。KDN是我国四大GEOL-ECOL灾害中最难整治、最难摆脱贫困的地区。本文按国际公认的原则为准,认定“石山化”≠KDN,从地质结构性气候、物候和生态系统多因子厘定了KDN术语,认定人为扰动与人口超载是其产生的序参量。其过程最迟也是300多年前明清朝代屯垦开始,近半个世纪加速衰竭,森  相似文献   
6.
松辽平原区荒漠化形成与发展的地质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卫星数据,结合实地地质调查、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cence, OSL)测年及孢粉数据,从地层、新构造和沉积环境等角度阐述了松辽平原晚更新世晚期湖积环境的形成与变化,提出了松辽平原晚更新世晚期湖积环境或湖积物质是区内荒漠化形成与发展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呼伦贝尔市煤矿地质环境敏感性的综合评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修筑拦挡建筑物、支撑与坡面防护、锚固、排水、选择更合理的开采工艺等技术手段,对该地区地质灾害进行防治的方案。方案对海拉尔河河道治理、生物措施、井下回填工程、加固边坡、抽排水、发展煤矸石砖厂、移民避让、招商引资8个部分提出了防治方法,促进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天水市区南北两山生态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对生态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按得分与赋权重的方法,研究出四个级别的敏感性分布,为天水市的规划提供了可靠的科学判断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新疆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幅员辽阔,总面积为1.6×106km2,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6。但新疆远离海洋,气候干燥,沙漠面积7.3×105km2,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2/3。生态环境脆弱,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存环境。本文叙述了新疆土地荒漠化的现状及成因和危害;开荒造田的历程;开荒造田中的经验和教训,指出了新疆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并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疆第三次荒漠化监测中的问题及其建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回顾了新疆3次在荒漠化监测中所进行的荒漠化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也是新疆开展荒漠化监测的基础;介绍了以遥感与地理信息为主要技术的荒漠化监测评价的方法;阐述了新疆第三次荒漠化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目前新疆荒漠化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难操作性和遥感数据源选用的随机性,进而对上述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