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台地区近震震级ML量规函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仙坎 《中国地震》2006,22(3):287-293
作者精心地挑选了发生在台湾地区的ML=4.0~5.0壳内地震215个,用福建台网记录到的这些地震的最大地动位移资料,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拟合出最大地动位移的衰减特征为logA=2.07 231.1/Δ(150km≤Δ≤650km)与之相应的量规函数的表达式为R(Δ)=3.45-231.1(1/Δ-0.01)(150km≤Δ≤650km)对于1999年9月~2005年8月发生在台湾地区地壳内的790个地震,分别利用相关部门在1997年制定的量规函数和上式所示量规函数,求出福建台网测定的平均震级及均方差。结果表明,据前者所得的平均均方差为0.20,而后者为0.18。如果在测定震级时,考虑到台基修正值,则后者为0.13;把测定的结果与台湾相关部门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前者平均低了0.50左右,而后者高了0.08左右。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具有"五缘"优势,经济互补性强,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可以相互交流合作,实现双赢。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赋予福建许多对台交流与合作先行先试政策,福建海洋经济获得长足发展,海洋经济总规模保持在全国前列,海洋经济已经成为福建经济的主要增长极。然而,福建海洋经济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海洋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滞后等困难和问题。为此,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了4点合作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新型产业业态模式,是文化产业化的必然结果.在闽台合作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扩大并加深闽台两岸地区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合作尤为重要.本研究以茶文化作为切入点,对适合闽台两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的新型方式做出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经济模式下的城市人口迁移模式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都必然存在着差异,这里选取了具有典型的地理相似性和经济发展时序递差性的福建省和台湾省的主要城市(福州、厦门、泉州和台北、基隆、台中、台南、高雄)为研究对象,从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和净迁移人口3个角度,详尽地比较分析了这8大主要城市人口迁移模式的特征和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闽台城市人口迁移模式与其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耦合关系,以期能够为福建省未来的人口迁移的发展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闽台城镇建设用地分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空间自相关是一种重要的空间统计方法, 用来检验某种地理现象或某一属性值的整体分 布状况, 判断此现象或属性值在空间上是否有聚集特性存在。本文利用2002 年ASTER 影像数据 作为遥感数据源提取闽台建设用地信息, 闽台建设用地密度的分布呈现出沿台湾海峡呈对称集 聚分布的态势。通过建设用地密度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显示闽台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整体上呈显著 的空间正相关, 集聚现象明显; 而在局部上则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态, 建设用地高密度区主 要集聚分布在闽东南沿海的闽江口、厦门湾和泉州湾三大城镇密集区及台湾西部的台北、台中和 高雄三大都会区。这种空间相关关系的探讨对于认识闽台人口和社会经济的空间分布及福建省 建设用地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也对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中利用福建水氡台网1990年以来的水氡资料,针对6次福建及其东南沿海大于4·5级地震,7次台湾及其近海大于6·8级地震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地震前异常存在加速性、同步性,形态的多样性,空间分布的不确定性。经过分析,给出上述两区域地震异常特征的共性和特性。  相似文献   
7.
在本文,我们精心挑选了M1为4.0~5.0发生在台湾地区的壳内地震215个,使用福建台网记录到的这些地震的最大地动位移资料,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拟合出最大地动位移的衰减特征为logA=2.07+231.11/Δ与之相应的量规函数的表达式为R(Δ)=3.45-231.1(1/Δ-1/100)利用上式,对上述的215个地震,分别求出福建台网的平均震级及均方差。平均的均方差为0.19,如果在测定震级时,考虑到台基修正值,则平均的均方差为0.13;把测定的结果与台湾相关部门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高了0.12±0.22。又对138个M1大于5.0级的台湾壳内地震进行了相应的计算,我们测定的震级比台湾的结果平均高了0.20±0.22,其他结果与前者没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国外港口物流发展与闽台港口物流对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福建与台湾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高雄-厦门、高雄-福州海上试航和“两门两马”小三通直航发展态势,指出两岸试航的局限性和港口物流直航的必然性。综合分析鹿特丹、新加坡、安特卫普、釜山、汉堡等世界著名港口物流发展经验,提出对闽台两岸港口物流对接具有可供借鉴经验。针对闽台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了两岸港口资源整合,建立台海港口群;完善集疏运体系,促进港口物流对接;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构建环台湾海峡临港工业走廊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具有“五缘”优势,经济互补性强,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可以相互交流合作,实现双赢。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赋予福建许多对台交流与合作先行先试政策,福建海洋经济获得长足发展,海洋经济总规模保持在全国前列,海洋经济已经成为福建经济的主要增长极。然而,福建海洋经济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海洋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滞后等困难和问题。为此,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了4点合作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强外向型经济的福建和台湾二省,港口条件优越,资源要素和产业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存在合作的基础和可能。以港口经济发展现状入手,探讨闽台港口经济的全局性效应,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求解,得出闽台间的港口吞吐量、进出口贸易额和国内生产总值都有很高的正相关性,三指标所建立起来的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度高、统计量的显著水平很好,定量分析结果说明港口经济对闽台经济确实存在着正向的显著影响,最后从港航运合作和产业集群等角度对闽台合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