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神木北部矿区5-2煤层厚度及其底板高程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清神木北部矿区5-2煤层赋存特征及成因,选取了该矿区172个典型钻孔数据,用趋势分析法研究了5-2煤层的厚度及其底板高程度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该区煤层厚度总体为南北厚中部薄,东厚西薄;底板高程为南北高中部低,东高西低;煤层厚度和其底板高程间普遍存在正相关关系。在该区构造稳定的背景下,后期改造对煤层厚度及其底板的影响很小,煤层赋存特征主要受沉积与剥蚀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张家峁井田内小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大民 《地下水》2008,30(1):32-33
陕北张家峁井田内现有30个正在生产的小煤矿,通过对井田内泉点的调查,与以往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小煤矿采矿对地下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陕北神木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资料为基础,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与研究了该区中生代含煤岩系的层序地层特征、盆地充填样式,初步建立了该地区区域岩石地层模型。本文反映了该区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对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进行成煤规律分析及成矿预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对2013年神木气象站迁址前(旧址)、后(新址)基本气象要素的对比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新址较旧址的气温、气压明显偏低,风速明显增大,风向有一定角度的偏转,相对湿度略有升高,降水量略有减少。两站气象要素有显著的非均一性。海拔高度、下垫面、地形、周围环境等因素是造成气象要素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神木北部矿区浅部煤层开采地质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木北部矿区浅部煤层顶板开采条件差,小断层发育,受第四系松散沙层含水层影响,综采工作受到一定制约。结合矿区环境保护问题,开采应与环境治理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7.
神木气田二叠系储层以低孔、致密为特征,非均质性强,气田开发产能较低、开发难度大.在细分层系的基础上,研究沉积砂体和有效砂体空间展布特征,明确太原组、山西组沉积相类型,以及沉积作用是储层发育的主导因素;综合考虑沉积特征、储层发育程度和试气成果等,明确神木气田的主力层位,以太原组、山2段和山1段为3个单元,进行有利开发区块的优选,优选Ⅰ类有利区块8块,推荐叠合有利区.结果表明:在优选有利区内钻井开发效果好,以苏里格气田标准进行衡量Ⅰ+Ⅱ类井比例达到78%,神木气田分层系、优选有利区的开发思路正确,优选有利区准确,对气田产能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神木煤田2-2煤层煤岩特征的基础上,划分了三种泥炭沼泽类型,即开阔水体草本沼泽、陆地森林沼泽和潮湿森林沼泽。泥炭沼泽由三角洲平原上的浅水湖泊演化而来并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成煤植物早期以草本为主,中期和后期以木本为主。森林火灾和洪泛事件在中期最为频繁。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大柳塔地区大规模煤炭资源开发诱发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效应,进行了1:5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表明,大柳塔煤矿区地面塌陷影响面积达47.12~53.36 km2,范围大,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轻。煤矿开发对水资源的破坏尤为严重。20年来大柳塔地区及主要采煤塌陷区土地沙漠化呈现逐年好转的趋势,主要河流受到了硫化物、氟化物、总磷的普遍污染,河流底泥受到了重金属元素较严重的累积污染,土壤尚有较大的环境容量,但重金属元素的累积污染不容忽视。神东公司实施生态功能圈建设、煤矸石堆场复垦、露天矿复垦、矿井水综合利用等措施,明显地改善了矿区的生态环境,探索出生态环境脆弱区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地质环境的新模式。依据该区煤炭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统筹规划,提出制定生态环境脆弱区煤炭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规划、建立矿山公园、加强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太原组沉积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神木气田太原组为特征性的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互层含煤岩系.近期天然气勘探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为指导神木气田太原组开发和盆地太原组储层勘探,根据测井、录井、常规薄片、铸体薄片、物性和粒度资料,结合岩芯描述,研究了神木气田太原组地层组合、沉积特征、沉积环境演化、砂体宽度以及沉积相对储层控制作用.太原组地层发育了碎屑岩型、灰岩型和互层型3种组合.地层颜色、粒度、成分、结构、沉积构造、岩石相、测井相、含有物以及沉积序列特征反映其为潮控三角洲与低能碳酸盐台地沉积,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分流间洼地微相,三角洲前缘远砂坝、分流间湾微相,以及碳酸盐灰坪、灰泥坪微相.太原组下部(太二段)以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分流河道砂体发育,但宽度较窄(7.1~131.9 m),上部太-段为三角洲前缘与碳酸盐潮坪沉积,反映其经历了一个沉积水体总体逐渐加深的海侵过程和/或碎屑供应逐渐减少的沉积过程,而太一段碎屑岩与灰岩的互层沉积则反映了太原组晚期沉积水体的振荡性加深→变浅和/或陆源碎屑供应的周期性缺乏.储层主要发育在太二段高能量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中、粗砂岩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