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首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全市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开复工面积保持在1亿平方米以上。特别是奥运、地铁等重点工程建设工期紧、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对我市安全质量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我市建筑业的形势和特点,我们按照建设部和市政府的工作要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体  相似文献   
2.
王文福 《黑龙江测绘》1997,20(3):43-43,48
常规编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方法.一般是采用复照仪、感光胶片,经照相翻晒、拼贴制作骗绘底图。其成本高、工序多、周期长,尤其拼贴蓝图要求作业人员技术熟练,其操作难度较大。本文介绍的方法是利用复照复印机将图形直接复印到聚酯薄膜上;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工艺过程,易于操作,其精度较高,效益较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地理概念是地理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关键。高中地理综合性强、涉及面大,课本中出现的概念多,特别是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多,学生学习难度大。笔者认为,对地理概念要重在理解,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不应死记硬背。本人采用了下列做法。  相似文献   
4.
5.
利用王宇改造过的综合难度模型,以2017年和2018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为研究对象,从背景材料、认知水平、设问方式、推理水平和知识含量五个因素出发,分别对两套试题进行难度分析,通过分析综合难度模型图发现:2018年的试题难度略小于2017年,影响地理试题难度的因素主要有认知水平和推理水平。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发挥高考对教学的导向功能以及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功能,本文提出了善于观察世界,注重日常积累;关注区域问题,学会分析方法;搭建知识体系,培养综合思维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6.
“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的地区差异”一节是人教版义务教材第一册第四章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讲述气候知识的关键所在,理论性、概括性较强、难度较大。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讲解图表、联系实际、巩固练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能源概述”一节.概念较新而抽象.专业名词术语较多。鉴于学生对有关知识原来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上,且实际接触有限,故在较短的学时内,让学生理清、掌握之一确有一定难度。为此,可从以下三方面人手,实施教学。  相似文献   
8.
农村工作两台戏,计划生育宅基地,这句广为流传的口头禅,不仅反映了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难度,更说明了土地管理工作者责任重大。为了更好地进行农宅审批和管理,笔者就多年从事农宅管理工作的实践,以义马市为例作以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张莉董婕 《地理教学》2014,(7):26-28,43
教科书是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笔者从教材的文本角度,运用课程内容难度定量模型N=aS/T+(1-a)G/T,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为参照标准,分别对4套高中地理教材"宇宙中的地球"进行了内容难度定量比较分析,结果如下:人教版、湘教版和中图版的课程内容难度均高于《课程标准》,鲁教版低于《课程标准》,但与其吻合度最高。  相似文献   
10.
肖中臣 《地理教学》2012,(18):25-28
一、研究背景及校本学情高三学生要面对激烈的高考升学压力,有限的学习时间与过重课业负担的矛盾变得尤为突出。实际上,课外作业在教学过程中负担着重要的承教启学的作用,是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掌握相应技巧以及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1]笔者任教于普通高中,大部分学生存在知识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外作业上交率不高,正确率较低等问题。如何突破高三地理,是文科班大部分学生比较头疼的难题。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堂上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的机会很少,且无法满足多样化学生的需求。笔者尝试从优化课外作业的角度切入,探究帮助学生提高地理成绩的有效策略。二、作业的优化与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