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福安下白石特大桥海上岩土勘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荣魁 《福建地质》2002,21(1):35-41
下白石特大桥是同江至三亚国道主干线福鼎至宁德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项控制性工程 ,是交通部指定的三阶段设计工程 ,桥长 110 5 m,主跨采用 2× 2 6 0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位位于白马河入海口处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通过采用地表大面积的综合地质调查、海上地震映像物探以及海上钻探、原位测试、岩土测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岩土勘察方法 ,确保了岩土工程勘察质量 ,其结果切实可行 ,为后期施工单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青藏铁路扩底桩施工从钻具的设计、工艺要求、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中总结出一套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在宿淮高速公路五河口特大桥桩基工程施工中,克服了硬塑性粘土层的糊钻、进尺困难的情况。通过在钻进工艺上的摸索,找出利于实际施工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苏通大桥位于江苏省苏州(常熟)市和南通市之间,是交通部规划的国家高速公路沈阳至海口通道的跨江枢纽工程,总投资约64.5亿元.路线全长32.4 km,其中跨江大桥长约8.2 km,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其主桥采用主跨1 088 m双塔斜拉桥,桥塔高度达300.4 m,是世界上桥塔最高、跨径最长的斜拉桥.  相似文献   
5.
西南地区岩溶地貌强烈发育、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严重影响桥基的安全稳定。岩石类溶洞通常采用预留一定厚度,保证上部桥基的稳定性,本文通过力学分析,计算给定桩基荷载条件下溶腔上部最小安全厚度;提出了桩基区溶洞分类处理措施,通过优化施工技术,解决岩溶区不良地质问题,保障岩溶地区特大桥桩基施工质量,实现施工效益最大化,研究成果可为桥梁桩基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特大桥病害检测方法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病害检测需求.采用多种型号的无人机,首先利用倾斜摄影测量、贴近摄影测量等方法获取地势险峻区域特大桥周边环境和桥梁主体的高分辨率多角度影像,再利用华为云三维实景建模系统进行高精度三维实景建模,为特大桥的日常维护检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以云桂铁路南盘江特大桥为例,对该技术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弥补现有检测手段的不足,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人员风险.  相似文献   
7.
《探矿工程》2010,(2):16-16
中国交通报2010-01—27消息日前,宁波铁路枢纽工程开工,其中甬江左线特大桥同时开建。  相似文献   
8.
北军 《海洋世界》2005,(5):36-39
日军"飞龙"号航空母舰下午14时45分,日军"飞龙"号航空母舰被美军侦察机发现,斯普鲁恩斯立即命令"企业"号航空母舰的24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起飞,去攻击"飞  相似文献   
9.
沪昆高铁贵昆段沙坡特大桥线路左侧多处危岩落石对大桥构成一定威胁。本文在对区域地质环境和危岩体结构特征的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查明了沙坡双线特大桥左侧山坡坡顶裂缝及围岩体的分布,研究了该处危岩落石体的形成的机制,并提出了采用梯形垛反压、清方、灌浆以及局部支挡的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保障了沪昆客专安全、有序运营。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下游特大桥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勘察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福兴  石林 《地球科学》2001,26(4):377-380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长江中下游特大跨江公路专用桥建设开始起步, 至今已有黄石、铜陵、江阴、武汉、南京等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 并有多座大桥正在建设和勘测设计.在大桥建设中遇到了地震与断裂构造、软弱层带、极软岩、岩溶等复杂的工程地质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中除了采用常规的工程地质勘察和试验技术外, 还进行了软岩流变试验、钻孔内彩色电视录像、原位承载力及压桩试验、桥基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等技术和方法, 取得了可靠的数据, 为大桥设计提供了依据, 并通过已建成大桥的实践得到了证明.这些勘察研究的技术方法为长江中下游特大桥建设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