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东濮凹陷白庙地区古近系超压成因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合超压成因机理的各种分析方法,从压实不均衡、生烃作用两方面对白庙地区的超压成因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泥岩声波时差曲线表现为两段式线性演化,其拐点深度为3 100 m左右.一方面,白庙地区实测超压顶界面深度约为2 800~3 050m,说明是压实不均衡作用导致了该区超压的形成;另一方面,超压顶界面埋深与生烃高峰深度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在3 050 m深度其镜质体反射率R0值为1.0%,说明生烃作用对白庙地区超压的发育亦具有一定的贡献,由此认为,压实不均衡和生烃增压作用是白庙地区超压发育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2.
白庙地区是东濮凹陷勘探程度较高的含油气区,生气条件十分优越,已发现了Es2下,Es31,Es32,Es33-4 4套主要含油气层系。根据伊利石测年法和包裹体均一温度法综合分析了白庙地区天然气充注历史。研究表明白庙地区天然气主要分两次注入储层,一次为31.4~20.4 Ma,相当于东营组-馆陶组早期,另一次为2 Ma,相当于第四纪以来;第一阶段天然气成藏时期年龄绝大部分落入了剥蚀期年龄(27~17 Ma)段,是天然气藏的最主要形成时期,抬升剥蚀期压力下降,更有利于天然气成藏;第二阶段为2 Ma,相当于第四纪以来,馆陶组沉积以来白庙地区为欠补偿状态,无二次生气过程,一方面前梨园洼陷及葛岗集洼陷继续生气,生成的天然气向白庙构造运移,聚集成藏;另一方面是第一阶段形成气藏的重新调整。白庙地区天然气成藏期总体具有西早、东晚、北早、南晚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白庙气田为一受兰聊断层控制的滚动逆牵引半背斜,是既受构造控制又受岩性影响的复合型圈闭。1980年发现白庙气田,且有沙二^下、沙三^上、沙三^中、沙三^下4套含油气层系,经过二十多年的勘探开发研究,气田的构造特征已基本查清。随着滚动开发工作的深入,由寻找构造圈闭转为寻找岩性地层圈闭将是今后地质研究工作发展的方向。白庙气田的勘探与试采情况表明沙三^上亚段是其主产层系。本文通过对白庙气田沙三^上亚段沉积环境的研究,重点讨论了沉积环境与砂体分布及储层特征的关系,进而指出油气聚集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4.
基于“鱼文化”的清远白庙渔村旅游区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凡  黄耀丽  杨俭波 《热带地理》2001,21(3):242-245
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文中分析了“鱼文化”的特点,在进行清远白庙渔村旅游规划过程中,通过对白庙旅游资源的分析,提出将“鱼文化”作为白庙旅游区规划的文化脉络,应用旅游文化分析在规划中的作用,构建基于“鱼文化”的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