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藏古乡沟泥石流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50年地震造成的大规模雪崩、冰崩及崩塌,堵塞古乡沟中游沟道,在降雨、气温及冰雪融水作用下,1953年溃决成特大冰川泥石流,流量达2.86万m~3/s。随着流域内补给物质的转移,古乡沟泥石流的规模、容重、暴发频率可能会减弱。  相似文献   
2.
贡嘎山东坡海螺沟的河川径流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贡嘎山高山水文观测试验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海螺沟冰川河以及黄崩溜沟的径流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由于大气降水同是冰川河及黄崩溜沟径流的重要补给来源,故其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明显带有大气降水过程的烙印,显得丰、枯分明。在冰川河,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在枯水季节的稳定补给改变了大气降水对冰川河径流的年内分配过程;在黄崩溜沟,由于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对其径流的补给非常有限,大气降水过程对其径流过程的影响便明显大过冰川河。  相似文献   
3.
鄂西中药材品种多、数量大,素有“华中药库”之称.在分析鄂西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鄂西药用植物资源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定量计算蒋家沟生态系统能量流和物质流的基础上,分析了系统的功能状况,结果表明该系统功能低下,对人畜数量的稳定支持能力校低,是一个掠夺型的农业生态系统。随系统中经济的发展,人畜超载,导致滥伐、滥垦、滥牧,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以泥石流过程为主的荒漠化得以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据成因,把泥石流堆积地貌分为自然堆积地貌和人为堆积地貌。据堆积过程,把自然泥石流堆积地貌分为古泥石流台地、老泥石流台地和近代泥石流长柄扇。据建筑物引起的堆积形态,把人为堆积地貌分为泥石流堆积扇(锥)、回淤泥砾滩、侧积泥砾堤和堰塞洼地。  相似文献   
6.
灰色灾变模型在蒋家沟泥石流年输沙量短期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蒋家沟泥石流年输沙量最近8年的实测资料,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灾变预测方法建立了泥石流年输沙量的灾变预测模型,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年输沙量超过200万立方米的灾变年份进行了预测,并引入等维新息模型,使短期灾变预测得以连续进行。  相似文献   
7.
Five leucaena trees of similar age were chosen in Jiangjia Ravine of Dongchuan, Yunnan Province, China, near which the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by digging profiles 2m in depth and 1m in width. In each section, soil samples at different depths were taken for direct shear experiments to determine the root amount and mechanical composi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cohesion and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of the undisturbed soil are related to the root amount, depth, clay content and breccias content. Cohesion correlates negatively with root content, a finding that differs from that of other researchers. In addition,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correlates positively with all these factors.  相似文献   
8.
用水化学仪器自动记录、现场滴定及取样室内分析等方法,对四川黄龙沟钙华景区水的物理化学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黄龙钙华的沉积主要起因于水中CO2的大量释放,造成溪流自黄龙泉泉口向下游方向水的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电导率(EC)降低,pH值和方解石饱和指数(SIc)升高。但仔细分析发现,水化学的这一空间变化主要发生在SIc〈1.0时;当SIc〉1.0后,向下游方向,水化学趋于稳定。同时,黄龙沟地表融雪水和沿途泉水分别产生的稀释和浓集作用对溪流水化学的这一空间变化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此外,源头黄龙泉的水化学稳定,没有明显的日变化,而下游的池水则出现pH值、EC和SIc及p(CO2)的显著日变化,即白天p(CO2)、EC较低,而pH和SIc较高,反映了白天较快的碳酸钙沉积,其中温度和水生生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可分别达到19%和81%。  相似文献   
9.
基于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的四川黄龙沟泉群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采用水化学和同位素方法对四川黄龙沟沿途出露的7个泉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泉水水化学和同位素的时空变化反映了CO2逸出、钙华沉积和蒸发效应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是由这些泉水处在四个水循环转化段决定的.根据水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可将这些泉水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深部泉、表生泉和转化泉.这些认识将为四川黄龙沟景观水资源的管...  相似文献   
10.
1980年10月—1989年8月,用大比例尺制图和粒度分析法,观测研究蒋家沟内杨家坡和滑脚坡的坡麓堆积,两者堆积速度分别为5411,3046(立方米/年),侵蚀模量分别为22735,5382[立方米/(平方公里·年)]。两者平均为14058立方米/(平方公里·年)。蒋家沟流域内岩石剥落和切沟-冲沟泥石流的坡地面积13.3平方公里,泥沙流失量186978立方米/年。此值约为全流域泥沙流失量总值的1/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