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9篇
  免费   397篇
  国内免费   382篇
测绘学   183篇
大气科学   116篇
地球物理   776篇
地质学   1003篇
海洋学   344篇
天文学   83篇
综合类   321篇
自然地理   25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1980年、2005年和2015年3期区域精密水准网观测资料,利用线性动态平差模型计算获取大别山地区水准网长期垂直运动速度场图像。研究发现,淮河平原地表下沉较为严重,大别山呈现弱隆升趋势运动,长江谷地边缘地区较大别山区呈现明显的隆升运动。跨郯庐断裂带水准剖面结果显示,垂直运动与地形呈负相关和弱相关。  相似文献   
2.
敦煌-格尔木铁路沿线地形复杂、起沙因素多变、沙源丰富,沙害问题日益严重。目前对其风沙活动规律还未有研究,不利于防沙工作的开展。为此,通过对自北向南的5个观测点(S1、S2、S3、S4、S5)风速和风向的观测、计算和分析,利用平均风速、起沙风况及输沙势对敦格铁路沿线的风动力环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5、S4和S3的风况对铁路风沙灾害防治意义较大。S5年平均风速、起沙风频率和输沙势最大,春季风沙活动最为强烈,且风向单一、风力强劲,风沙运动方向基本与铁路垂直,沙粒易在铁路附近堆积。S4夏季风沙活动最为强烈;S3春季风沙活动最为强烈,且风向单一,S4和S3的风沙运动方向与铁路夹角小于90°,附近沙源广阔,铁路易受风沙侵蚀,阻碍交通运营。  相似文献   
3.
对青藏东北缘现今块体划分、运动及变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9,他引:10  
利用2维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以位移代替围压作为边界约束力,研究青藏东北缘现今块体划分及其运动变形。根据该地区地质构造及地震活动,以GPS点测量位移作为模拟结果约束点,得出了较合理的块体划分模型和随时间演化的主应变分布图,并把应变高值区与近几年来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作对比,得出了研究区内地震危险性可能较大的区域。另外,对模拟的甘青块体与阿拉善块体的边缘带断裂左旋运动做了大概计算。  相似文献   
4.
地球自转速率的潮汐变化可由无量纲参数k/cm)(k和cm分别为壳幔的有效Love数和有效极转动惯量)来表征。对于一个具有弹性地幔、平衡海潮和核幔不耦合的地球k/cm=0.944,且与潮波频率无关。海潮的非平衡扰动使k/cm为复数,且与频率有关。大气对自转速率有效勒夫数的贡献约为Δkat=0.0075。同时地幔滞弹性对勒夫数也产生扰动。利用本文得到的理论公式和最新的潮汐数据计算了地球自转速率的潮汐变化,及其有关地球物理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Hamiltonian mechanics is applied to the problem of the rotation of the elastic Earth. We first show the proces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the Hamiltonian for rotation of a deformable body and the derivation of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from it. Then, based on a simple model of deformation, the solution is given for the period of Euler motion, UT1 and the nutation of the elastic Earth. In particular it is shown that the elasticity of the Earth acts on the nutation so as to decrease the Oppolzer terms of the nutation of the rigid Earth by about 30 per cent. The solution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results which have been obtained by other, different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已有数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利用近代数值逼近理论,给出了从时空域角度描述地壳垂直运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函数解析形式。最后给出了一个实际算例。  相似文献   
7.
利用 12年的Lageos 1卫星激光测距资料 (1990 - 2 0 0 1)解算得到了地球定向参数 (EOP) ,将该序列的结果与同期的EOP(IERS)C0 4进行比较 ,其外符精度为 :极移XP— 0 .4 0mas,YP— 0 .4 2mas ,日长变化Dr— 0 .0 35ms。  相似文献   
8.
Sediment proxy records from a continuous, 1.5 million year long deep‐sea sediment core from a site in the western Norwegian Sea were used to obtain new insights into the nature of palaeoceanographic change in the northern North Atlantic (Nordic seas) during the climatic shift of the Mid‐Pleistocene Revolution (MPR). Red‐green sediment colour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records both reve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ir mean values when comparing the intervals older than 700 000 yr (700 ka) with those from the past 500 kyr. The timing and duration of these changes indicates that the MPR in the Nordic seas is characterised by a gradual transition lasting about 200 kyr. Together with further sedimentological evidence this suggests that the mid‐Pleistocene climate shift was accompanied by a general change in ice‐drift pattern. It is further proposed that prior to the onset of the major late Pleistocene glaciation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the ice in the eastern Nordic seas originated from a southern provenance, whereas later it dominantly came from the surrounding landmasses.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
定水头注水引起的含水层水平运动和应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含水层固体颗粒与孔隙水不可压缩的假设 ,本文导出了单井注水情况下泰斯承压含水层水平运动速度与水头之间的基本关系式。然后利用注水井壁处的应力、应变边界条件 ,进一步导出了单井定水头注水引起的泰斯承压含水层水平运动速度、位移和应变解析表达式。该水平位移与应变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为由注水压力本身引起的经典弹性力学解项 ,它仅随半径而变化 ,与注水时间无关 ;另一部分为由地下水头变化引起的水动力学位移和应变解项。其中 ,含水层水动力学水平位移随时间加长呈指数增长特征 ,水动力学径向应变则表现为近井处拉张、远井处挤压的分区特征 ,且近井拉张区随时间加长逐渐向外扩展。单井注水含水层水动力学水平位移、应变解的导出 ,完善和发展了单孔内压经典弹性平面力学问题解  相似文献   
10.
应用地壳波浪与镶嵌构造学说对富氏谱分析法提取地壳垂直形变信息的科学性做了地质学意义上的阐释 ,并提出了根据多期形变资料提取特定波段上构造策应力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