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5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彭阳  陈安泽  钱方 《地质论评》2014,60(5):1109-1112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阿诗玛石柱,其岩石地层是呈水平产状的中二叠统茅口组厚层块状灰岩,但其构成岩石的具体岩性却未见做过详细工作。笔者等经公园管理部门同意,自下而上分别在阿诗玛石柱背侧底部、下部、中部、上部和顶部共采集样品五块,对其岩石学特征及沉积微相作了详细研究,弄清了这一世界著名景点自下而上的岩石构成及沉积相。底部为高能浅滩相灰色厚层块状具平行层理生屑颗粒灰岩,构成阿诗玛脚部。下部为中能浅潮下灰色厚层块状虫筳生屑泥粒灰岩,构成阿诗玛腿部。中部为中能浅潮下灰色厚层块状砂屑泥粒灰岩,构成阿诗玛腰部。上部为中能浅潮下灰色厚层块状具生物扰动含砂屑生屑泥粒灰岩,构成阿诗玛胸部;顶部为高能浅滩相灰色厚层块状砂屑生屑颗粒灰岩,构成阿诗玛头部。其中含有大量生物化石碎屑:有孔虫、三叶虫、藻类、介形虫、腕足、苔藓虫、虫筳、海百合茎、双壳类,为高能浅滩相和中等能量浅潮下环境。希能为石林形成过程研究和科学普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森林活力是森林生长、更新的能力,其主要受垂直结构功能和水平景观格局的影响和制约。通过与原生林的比较,揭示与原生林群落结构或功能的差距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森林的活力水平。目前,中国基于“距离式”思想的森林活力评价方法仍局限于群落尺度,而新西兰学者则提出了结合多尺度、多要素且简单实用的森林活力评价方法。通过典型群落样方调查和森林斑块格局分析,获取云南石林喀斯特公园森林恢复更新数据和斑块格局,对照目标群落,依据6个评价项目与指标,评价了公园4种主要森林植被恢复的森林活力,结果显示:依滇青冈林(Form.Cyclobcdanopsis glaucoides),云南木樨榄-滇青冈林(Form.Olea yunnanensis—Cyclobcdanopsis glaucoide),团花新木姜子林(Form.Olea yunnanensis),云南松林(Form.Pinus yunnanensis)的顺序森林活力降低;影响公园森林活力最主要的因素是森林斑块的抗干扰能力和物种源水平。  相似文献   
3.
云南石林景区恢复植被的土壤水文结构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勇  王晶晶  李玉辉 《中国岩溶》2009,28(3):293-299
基于喀斯特恢复植被生态系统功能评价的要求,采用土壤水文结构功能模型评价云南石林景区恢复植被的土壤水文结构功能。选取原生滇青冈林、恢复26a的次生林B、恢复21a次生林A、恢复8a的灌丛、石漠化灌草丛和恢复30a云南松林6个样地,分别调查它们的土壤水文结构特征。相对于原生林,石漠化样地经过8a的封禁,其土壤水文结构功能可恢复31%,21a可恢复45%,人工飞播的云南松林经过30a恢复的只有38%,而砍伐林地封禁26a可恢复71%。土壤水文结构功能评价模型基本适用于岩溶区不同恢复林地的土壤水文结构功能的恢复评价。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石林旅游会遇到良好的机遇和面临严峻的挑战。石林要在21世纪能做到可持续性发展旅游业,就必须严格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还必须尽早做好如下工作:(1)建立新型的石林国家公园;(2)建立石林游客中心和石林博物馆,做好科普工作;(3)建立石林图书馆和信息中心;(4)加强石林研究中心和石林研究基金建设,不断为游客提供新知识;(5)加强新型、先进的服务设施建设,为游客进行知识创新、交流和商务活动提供良好条件;(6)不断对石林管理人员、职工和导游进行培训,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云南石林岩溶发育的古环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地质地貌景观调查、填图为基础,应用区域地层、古地磁资料、植物和孢粉化石、岩石与古土壤的化学成分(含稀土元素)、古土壤粘粒硅铝比值、钙华、溶蚀率等资料,研究了石林岩溶各主要演化阶段的古环境特点。石林地区能保留有早二叠世晚期至第四纪的石林岩溶是源于该区特殊古地理环境演变所控制的不同古环境下的岩溶过程差异。按照岩溶与环境的关系,可将石林岩溶演化的漫长过程分别划分出有利于石林岩溶发育与有利于石林岩溶保存的不同时期。石林地区的石林岩溶经历了古热带湿热海岸边缘、古热带行星风系干旱环境、半干旱山地湖泊环境与热带低海拔湿热气候到高原亚热带干湿季风气候演变。石林地区是研究漫长地质时期的不同环境下石林岩溶发育与保存的较好地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云南石林岩溶形态类型与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李玉辉 《中国岩溶》2002,21(3):165-172
基于云南石林县的石林分布特点与研究现状,按照岩溶形态组合研究其环境的思路,对400km2的石林形态组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石林形态的系统类型。石林组合形态可分为四个层次,石柱表面溶蚀形态30种以上,分割石柱体的溶蚀沟形态3种;石柱形态6种,其中的4种可称之为石林;石林地貌组合有7种。云南石林形态系统反映了石林多样性,其内含的信息(岩溶地质信息、区域环境信息和人类活动信息)值得深入研究,以深化石林地质遗迹景观的整体性认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10—2019年滇中石林县的全球再分析资料,通过HYSPLIT模型的后向轨迹对不同季节和不同高度的水汽来源进行追踪和分析。结果表明:石林县四季的水汽源地和水汽运移路径存在差异。春季水汽主要来源于受高空西风影响的欧亚大陆和非洲北部,夏季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域,秋季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冬季主要来源于欧亚大陆和非洲北部的高空西风、孟加拉湾海域。石林县的水汽通道有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欧亚非大陆、局地五条水汽通道,且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高度层的水汽输送通道和水汽贡献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云南石林洞穴发育特征初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林位于滇东喀斯特高原南部,喀斯特极其发育,以发育了典型的石林地形面闻名退途,倍受国内外喀斯特学者的关注。研究区内喀斯特洞穴极为发育,洞穴在发育分布上受到区域碳酸盐岩地层分布的控制,表现出洞穴分布的相对集中性、洞穴发育对地层的选择性和洞穴发育的成层性等特征。洞穴发育规模绝大多数为中小型洞穴;洞穴多为现代地下洞河,埋藏浅且多天窗,并且洞穴的发育延伸方向明显受裂隙构造的控制,有强烈的方向性。通过对石林地区喀斯特洞穴的发育延伸方向明显受裂隙构造的控制,有强烈的方向性。通过对石林地区喀林斯特洞穴发育条件、洞穴发育规模、分布特征和洞穴发育的古地理环境特征的条件,论述了石林地区洞穴的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开发与老年人环境感知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浙江省余姚市大岚镇柿林村国家4A级景区对29位老人与43位非老人进行分组问卷调查,对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的自然环境感知、经济环境感知、社会关系感知、旅游及游客感知差异进行卡方检验(X^2).结果表明,两组人群对环境感知存在着明显差异.乡村旅游地老年人环境感知具有较强烈的乡土意识、对游客与旅游开发普遍持积极的支持态度、希望承担旅游地主人的角色、希望更多分享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等特点.从旅游地老年人这一特殊人群的角度证实了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发展9个要素的结论,同时发现了中国老人的一些不同之处,提出了期待期的概念,提出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入手,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Shilin is among the most interesting form of stone forest to occur in karst landscapes. They develop from karren subsoil, and their shapes, entire forests or just individual pillars and their rock relief, depend on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y were formed, their location in the karst landscape, and above all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ck: its composition, stratification, and fissuring. Because of the excep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karst phenomenon in China, we propose that the term "shilin" be used in the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for this type of stone for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