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岭南疍民居住形态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了疍家艇、船屋、窝棚及水栏、砖木房、钢筋水泥楼房等疍民居住建筑文化景观,指出其聚落特征经历了单一艇停泊、疍家艇集中停泊、岸边窝棚区、水栏区到岸上渔民新村的变化过程;在居住的地理环境方面,疍民的居住空间经历了从水上、岛屿、浅滩到陆地的变化过程;在聚居形式方面,...  相似文献   
2.
疍民研究进展及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地理学的发展阶段,传统地理学的疍民研究以空间描述为主,近代地理学阶段的疍民研究着重描述文化的空间占用,而到现代地理学阶段则涉及疍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问题。对疍民的研究方法主要以田野调查、历史文献法等传统方法为主,专门地理学视角的研究成果很少。从研究趋势看,文化地理学视角的疍民研究应该从文化地理过程、文化保全、文化地理模型构建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3.
吴水田  陈平平 《热带地理》2014,34(3):408-413
疍民人口迁移是疍民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通过历史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等方法研究发现,在经济机会、生存条件、政治变革等因素的影响下,岭南疍民人口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呈现辐射式和跳跃式的迁移规律,其主要迁移目的地为岭南沿海及东南亚等地,并在岭南各地形成不同规模的疍民人口板块。同时,疍民人口也呈现往城镇汇集的历史过程,其方向是从河流的上游往下游、从沿海到陆地、从农村到城市,其结果是疍民的人口分布呈现“板块状、带状、弧形状”的分布特点,同时文化个性也逐步消失,并朝与当地趋同的方向发展,这对疍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