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389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36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uman space exploration is not considered a strategic priority in the United Kingdom at present. However the UK would benefit from participating in human spaceflight, for both scientific and social reason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edical science there are many parallels between the physiology of spaceflight and terrestrial disease processes, and studies of the response of astronauts to long-duration spaceflight can therefore help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rapeutic strategies on Earth. On the social side, human spaceflight is an attractive vehicle for stimulating the interest of young people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mething that must be of value for an aspiring ‘knowledge-based’ economy.  相似文献   
2.
针对航海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提出了高等航海教育应向国际化、高素质化、现代化、技能化、规范化发展 ,以培养高素质的国际航运人才。  相似文献   
3.
现代地图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图符号发展到今天,已经超越了其符号本身,应当把它当作一种语言来研究,即地图语言。地图语言使人们使用地图进行空间认识更加贴近现实,使地理空间信息的传输更加准确、生动和形象。文中主要对现代地图语言的形成,现代地图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即视觉符号、听觉符号和触觉符号,以及地图语言的本质即视觉变量、听觉变量和触觉变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地图模型的实质,对地图模型的直观性、一览性、抽象性、概括性、可量测性、几何精确性、合成性、几何相似性、地理一致性、单义性、连续性、艺术性等认识论特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存储量的巨大性、信息传输性、信息多维动态性等信息论特性进行了重点分析了,并阐述了地图模型对计算机制图和地图分析应用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对Snake模型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图制图的需求,从3个方面对Snake模型进行改进:首先建立Snake模型中参数与道路曲线形态特征的关系,以更好地保持移位前后道路形态的相似性;其次控制Snake模型中外力的传播范围,以尽量保持要素位置的准确性;最后,通过道路交叉点的权重属性控制,保证移位后各交叉点的连通性以及道路的整体拓扑关系不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道路网移位整体思路,并采用改进的Snake模型对其进行移位,解决空间冲突。  相似文献   
6.
国家经济地图集的设计和制图可视化的方法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岳 《地理学报》1995,50(3):193-205
国家经济地图集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反映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和空间分布的大型科学参考地图集,它的编制是一项重大的制图系统工程,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图集编制研究的主要方面,包括从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状出发,确定图集设计总体目标,为科学和形象地表达我国经济社会特征,而采用的可视化方法技术,以及智能化的计算机制图系统在图集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ABSTRACT. More than 140 court cases filed in the United States between 1970 and 2003 argued that unacceptable and unconstitutional funding disparities exist among school districts in most states. In those arguments, stories, statistics, and maps are used to compare various school districts to prove that conditions are indeed unequal. Both sides—plaintiff and defendant—use such information to disprove each other's contentions. In so doing, each assumes that the political spaces of the school districts are absolute, timeless, and independent. Failure to recognize that these spaces—the school districts—are not objective but, in fact, constitutive of the class and race relations actually being argued and debated in court further legitimates local geographies of privilege and deprivation. I examine the formation of the school districts around San Antonio, Texas to illustrate that these districts are far from independent of one another and were formed to isolate privileged communities from the rest of the city. A relational view of space‐time allows such spaces as school districts to assume a political role, as opposed to the absolute, independent spaces they now represent.  相似文献   
8.
1∶5万地图数据库的计算机综合缩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讨论了实用化地图综合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从软件开发角度讨论了地图综合系统功能的层次化划分及在软件中的圈层式结构组织,地图综合操作环境的建立,综合规则的形式化表达,综合算子的设计与软件实现。结合1∶1万到1∶5万数字地图综合及更新的应用实例,提出了多尺度空间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
段莉 《四川测绘》2005,28(2):89-91
随着空间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3S”技术为代表的测绘高新技术已普遍应用于测绘生产中。作为培养测绘实用型人才的测绘职业学校,测绘专业如何重新划分、测绘教育与教学内容如何改革,是测绘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教学的角度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Peter Collier  & Rob Inkpen 《Area》2002,34(3):273-283
In 1879, the RGS started courses in practical surveying based on the methods used by navigators. Subsequently, RGS courses, increasing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former members of the Survey of India, changed in character.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nature of appropriate surveying was being negotiated within the RGS, the debate over the academic nature of geography also took shap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geography reflected the conflicts within the RGS Council over the meaning of scientific geograph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