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85篇
  免费   2800篇
  国内免费   2617篇
测绘学   1156篇
大气科学   1074篇
地球物理   3971篇
地质学   6789篇
海洋学   2029篇
天文学   2008篇
综合类   950篇
自然地理   4125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499篇
  2021年   565篇
  2020年   624篇
  2019年   658篇
  2018年   591篇
  2017年   663篇
  2016年   675篇
  2015年   730篇
  2014年   827篇
  2013年   839篇
  2012年   873篇
  2011年   942篇
  2010年   753篇
  2009年   1080篇
  2008年   999篇
  2007年   1091篇
  2006年   1056篇
  2005年   927篇
  2004年   938篇
  2003年   942篇
  2002年   747篇
  2001年   693篇
  2000年   659篇
  1999年   565篇
  1998年   631篇
  1997年   382篇
  1996年   336篇
  1995年   312篇
  1994年   288篇
  1993年   227篇
  1992年   206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6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西武  刘小鹏  黄越  黄立军  东梅 《地理学报》2020,75(10):2224-2240
生态移民村是一种具有扶贫脱贫与生态保护双重意义的特殊乡村类型,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对象。在空间重构过程中形成的空间剥夺现象,是当前生态移民村全面振兴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为探究生态移民村空间剥夺规律,以宁夏70个生态移民村2017年相关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以收入就业、教育培训、社会生活、居住环境及公共服务可达性为主要内容的空间剥夺指标体系并进行水平测度,进而运用地理加权回归和地理探测器对其影响因子进行探测。结果显示:① 宁夏生态移民村空间剥夺整体水平较低,但总指数均值相对于非生态移民村显著高出0.023;② 宁夏生态移民村空间剥夺时空分异特征明显,总指数均值在时间上呈现“先较低—后上升—再下降”趋势,在空间上呈现“北部低—中部高—南部次高”分布;③ 民族构成、地形地貌、移民时段、依托资源和经济区带是影响生态移民村空间剥夺的重要因子,前3项对空间剥夺总指数的解释力分别达到了22.4%、10.6%和14.0%。空间剥夺水平测度为生态移民生产生活评价和政策调整完善提供新的客观依据,相关部门可据此优化调节生态移民村空间资源配置,增加其获取资源的能力和机会,推动生态移民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的职能改革赋予自然资源部门新的职责,文章在分析了现有自然资源业务数据和基础测绘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自然资源管理需求,提出了新型基础测绘的相关技术要求、应用方向和地理实体数据的技术路线,为新型基础测绘的开展提供了有益探索,为基础测绘服务自然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对2009-2016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研究基础上,采用空间相关性研究方法分析了时空分布格局,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对其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9-2016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基本呈现以上海、南京、武汉等不同城市群中心城市向外逐步降低的“中心-外围”的分布格局。2)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有显著为正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土地市场化水平有显著为正的溢出效应;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正的直接效应和负的溢出效应;政府财政支出水平则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均不明显。3)不同影响因素对经济带上中下游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效应存在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脐带缆螺旋滑移分析及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脐带缆内部螺旋层,应用Darboux标架建立螺旋结构空间坐标系,推导弯曲载荷下螺旋结构的局部变形和滑移。考虑螺旋构件间的接触和摩擦作用,建立螺旋结构的受力平衡偏微分方程,并研究螺旋角和摩擦系数对螺旋结构滑移的影响。基于同层螺旋结构本构关系相同假设,将所有螺旋结构力学性能线性叠加,拟合脐带缆整体弯曲刚度。运用建立的理论解析方法,对某双层铠装脐带缆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解析得到的螺旋滑移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理论解析得到的脐带缆弯曲刚度与数值模拟结果在全滑动阶段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5.
The tropical fruit durian in Southeast and East Asia has witnessed a surge in popularity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to assume the rank of a fetishized commodity.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 of terroir as applied to the durian economy of Penang, Malaysia based on personal interviews with orchard owners and state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strategically embed the local in the global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agritourism. While environmental terroir is a contingent dimensi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place bound cultural terror is anchored in a strong cultivation tradition, cultivar diversity, and a historical sense of community. This research deepens the cultural terroir dimension in two ways. First, it injects the otherwise aspatial concept of refinement to the cultural terroir narratives of orchard owners allowing the on-farm tourist consumption experience to be more geographically rooted. Second, it conceptually links cultural terroir to the marketing terroir instrument of the Balik Pulau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while functioning as a governance tool to prevent fraud and to construct a place bound product valoriz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within an expanding and larger scale durian economy, it also indirectly assists in preserving agro-diversity and local identity.  相似文献   
6.
李雪梅 《干旱区地理》2019,42(1):180-186
绿洲城镇组群是新疆特殊区域形成的规模相对较小的单一中心空间自组织模式。运用城市中心性指数、城市经济联系模型和Theil系数对新疆八大绿洲城镇组群内部城镇中心性、经济联系及空间差异测度。结果显示:绿洲城镇组群内部的中心城市的中心性职能较强,周边城镇的中心性职能相对较弱,形成了单中心的空间自组织模式;绿洲城镇组群内部经济联系量和经济联系隶属度大小的排序一致,离中心城市的距离越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联系隶属度越高;近10 a年来绿洲城镇组群的整体空间差异一直在扩大,且呈现出继续扩大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明确城镇组群发展方向、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产业合理分工以及构建制度保障体系促进绿洲城镇组群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亚湾核电站温排水对其邻近海域的生态效应日益突出。文章结合现场调查和室内模拟实验, 研究了夏季和冬季大亚湾海域沿温排水温度梯度的浮游植物粒径结构特征, 探讨了营养物质的输入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 以期深入了解浮游植物对升温以及富营养化作用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 适温条件对浮游植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 在极高温(36.0℃)环境下则产生抑制作用, 在排水口邻近高温区夏季和冬季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均呈较低分布。交互模拟实验发现不同季节浮游植物对于温度和营养盐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夏季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比温度明显, 冬季温度的作用则更为显著。现场观测和模拟实验均显示, 水温升高和营养盐加富均可造成小粒级浮游植物 (<20μm)所占比例的增加; 因此, 升温和营养盐输入均可能导致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呈小型化趋势, 并对食物网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海洋渔业的产量造成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8.
曹贤忠  曾刚 《热带地理》2019,39(3):472-478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与区域增长之间的关系成为经济地理学者关注的重点领域。文章通过梳理近年来有关创新网络测度、创新网络与区域增长关系、创新网络作用于区域增长方式等方面的文献发现:网络资本可以弥补社会资本在解释企业创新结网经济价值方面的不足,区域增长呈现出网络化特征已成为学界共识,知识流与邻近性能较好地解释创新网络与区域增长的关系机理。然而,当前研究对社会资本如何促进区域增长,网络资本与区域增长关系模型如何构建,不同类型的邻近性与知识对区域增长的影响有何差异等问题尚不明确,建议重视网络资本对区域增长的作用并实证检验二者的关联,同时还应重视创新网络中企业家精神、创新个体心理行为特征等因素对区域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Li  Wei  Li  Xiaoyan  Huang  Yongmei  Wang  Pei  Zhang  Cicheng 《地理学报(英文版)》2019,29(9):1507-1526

In many arid ecosystems, vegetation frequently occurs in high-cover patches interspersed in a matrix of low plant cover. However,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for shrub patch pattern dynamics along climate gradients remain unclear on a large scale. This context aimed to assess the variance of the Reaumuria soongorica patch structure along the precipitation gradient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patch structure formation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Heihe River Basin (HRB). Field investigations on vegetation patterns and heterogeneity in soil properties were conducted during 2014 and 201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atch height, size and plant-to-patch distance were smaller in high precipitation habitats than in low precipitation sites. Climate, soil and vegetation explained 82.5% of the variance in patch structure. Spatially, R. soongorica shifted from a clumped to a random pattern on the landscape towards the MAP gradient, and heterogeneity in the surface soil properties (the ratio of biological soil crust (BSC) to bare gravels (BG)) determined the R. soongorica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HRB. A conceptual model, which integrated water availability and plant facilitation and competition effects, was revealed that R. soongorica changed from a flexible water use strategy in high precipitation regions to a consistent water use strategy in low precipitation areas. Our study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quantification of the variance in shrub patch structure along a precipitation gradient and may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vegetation pattern dynamics in the Gobi Desert under future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10.
在张力腿平台筋腱与海底桩基连接后,需要筋腱支撑浮筒为筋腱提供足够的浮力,保证筋腱在平台运抵工作海域之前不会发生倾覆。针对南海油田自主研发的张力腿平台筋腱实际尺寸及设计要求,设计了适用于1 061 mm(40英寸)筋腱、500米水深的张力腿平台筋腱支撑浮筒,并对筋腱支撑浮筒主要受力进行了分析计算,根据所计算的载荷情况对关键部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了结构强度的可靠性,并得到了结构的应力集中点与最大变形点,为筋腱支撑浮筒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