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CASS在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CASS配合Autolisp语言,还可以编写一些常用小程序,使测量计算和作图过程得到大量简化。地质坑道测量在矿山测绘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将CASS与全站仪配合,在测量坑道过程中,进行坑道平面图绘制,指导井下开矿,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利用CASS计算坑道挖掘土方量,这样便于与施工方进行工程量结算及处理井下越界开采纠纷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井下不同形状巷道几何空间特征,确立以空间点、线、面为基本图元,以巷道中心线作为三维模型构建的基础框架,建立巷道三维模型。采用启发式路径搜索A-star算法,实现了应急救援路线智能快速选择。实践证明,该方法对于矿井事故定位和救援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急倾斜煤柱开采后对巷道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煤炭的回收率和经济效益,针对长沟峪煤矿4槽煤柱,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230~-310水平的煤柱开采前后进行数值模拟,得出:(1)煤柱开采以后,煤岩体总体下沉,但对-140水平巷道影响较小。(2)开采后,煤柱的中间部位是转折区,煤柱中部以上主应力减小,属于安全区域;煤柱中部以下主应力增大,随深度的增加,主应力增大;-320水平附近煤柱采后的主应力是采前的2倍多,是煤柱开采后主应力最大的地方,所以开采此区域为相对重点注意区域。(3)煤柱开采后-140水平的煤柱附近主应力增大,是没开采前的1.6倍,也是煤柱开采后主应力较大的地方,开采前要适当对-140水平煤柱附近进行加固。数值模拟得出结果和实际开采吻合较好,因此急倾斜煤柱开采后对巷道影响的数值模拟对开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层状岩体巷道弯曲变形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启耀  蒋臻蔚  杨林德 《岩土力学》2006,27(7):1101-1104
在缓倾斜或水平层状岩体中开挖巷道时巷道顶底板弯曲变形和破坏的问题十分突出,巷道往往因这些部位发生过大变形而率先破坏,导致结构的整体失稳。根据层状岩体的特点,分析了其弯曲变形破坏的机理和条件,利用考虑偶应力的Cosserat介质理论,基于Matlab平台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对水平层状岩体巷道的变形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Cosserat理论对层状岩体巷道的开挖模拟是适用的,而且简便。  相似文献   
5.
唐敏  方源敏 《测绘科学》2011,36(4):240-241
利用传统的中线和断面结合的方法,对矿山巷道进行三维建模.一直以来传统的自动建模对巷道交汇处处理都有很大困难,本文主要研究处理巷道相交,特别是多条巷道相交情况下的平滑以及正确建模,提出各种实用的算法,给出解决方法并最终完成巷道建模.利用C语言完成编程实现,DirectX实现可视化,实验证明,建模方法可行,系统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6.
基于A-star算法的矿井事故救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井下不同形状巷道几何空间特征,确立以空间点、线、面为基本图元,以巷道中心线作为三维模型构建的基础框架,建立巷道三维模型。采用启发式路径搜索A-star算法,实现了应急救援路线智能快速选择。实践证明,该方法对于矿井事故定位和救援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以巷道底板供电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技术对矿井下有巷道存在时的全空间点源电流场的分布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初步总结了巷道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
地下巷道的三维建模及C++实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仿照弧段节点的拓扑数据结构思想,把巷道分为巷道体和巷道间节点,分别对它们进行三维建模,并且构建了巷道间的拓扑关系。同时按照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给出了C 实现,并给出了实验结果。实验证明,巷道的建模方法和系统的实现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冯达晖 《探矿工程》2018,45(3):33-36,41
针对钱营孜煤矿西三轨道上山精准对穿巷道疏放水钻孔施工距离长、精度要求高、地层断层成孔性差等技术难点,通过对大功率定向钻进装备优选、钻孔轨迹精确设计、钻孔轨迹精准控制、复合定向钻进强排渣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实现疏放水孔钻进至443 m从目标巷道预定区域精确对穿贯通,上下误差0.19 m,水平位移误差1.72 m,自2017年10月28日巷道贯通后,截止2017年12月1日总出水量3200 m3,有效保障西三轨道上山和西三回风上山的掘进安全。  相似文献   
10.
巷道裂隙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鲁明  赵坚  万德连 《岩土力学》2005,26(10):1565-1569
对具有单一裂隙的巷道围岩问题,用边界元分区算法沿裂隙面将围岩分区,对每个子域分别建立边界积分方程。在裂端配置1/4面力奇异单元,对张开或闭合的裂隙,既模拟了裂端位移 的变化规律,又模拟了裂端应力1/ 的变化规律。以应力强度因子为指标,依据岩石断裂理论,系统地分析了裂隙几何位置、双向加载侧压比、裂隙面摩擦系数、裂隙长度等因素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该数值方法适用于分层介质中及复杂几何形状的巷道裂隙围岩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