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HSDPA的目标,围绕HARQ技术进行研究,给出了N信道停等协议的性能分析及操作原理说明.结论是SAWARQ操作机制简单、信令开销少.而且通过增加并行操作的子信道数,可以做到提高吞吐量,减少传输时延的作用,同时还能降低接收端对缓冲容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在通信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不同类型星座覆盖能力和星际链路建立条件存在的差异,设计了极轨道和倾斜圆轨道低轨卫星星座,利用STK验证了两种星座的覆盖能力和星际链路AER特性,利用NS2对两种星座卫星网络的时延、吞吐量和丢包率等性能指标进行了仿真,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由32颗卫星(轨道高度1450 km )构成的低轨星座中,极轨星座的全球覆盖能力、星际链路建立条件和卫星网络性能优于倾斜圆轨道星座,更适合于构建全球低轨卫星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3.
中国港口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是水路运输的枢纽和重要节点,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以我国规模以上港口为研究对象,运用指数分析与齐夫定律对近年来我国港口规模的区域差异、等级规模变化进行分析,通过灰色关联度模型确定影响港口规模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我国港口吞吐量增长迅速,以外贸运输为主;港口规模的区域差异与规模等级差异逐步缩小,各港口吞吐量呈现位序-规模分布,分形结构由单分形转为双分形,齐夫参数呈下降趋势;不同省级行政单元经济水平对港口规模影响存在差异,分为区域拉动型、外向经济型、腹地中转型和补充导向型。  相似文献   
4.
农用地产能核算的基础与方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农用地产能的概念、核算的基础和方法,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明确了农用地产能的概念和层次;探讨了农用地产能核算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关系,指出农用地分等成果是农用地产能核算的基础,农用地产能核算是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应用与继续;可以依据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核算农用地理论产能,依据农用地利用等指数核算可实现产能,依据农业统计数据核算实际产能,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以不同层次的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核算不同层次的产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风场和吞吐流是浅水湖泊运动的主要驱动力,影响着湖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基于二维非结构网格,构建了乌梁素海水动力模型.通过对比定常风作用下湖流的方向、环流的分布及形式与无风条件下的区别,模拟不同算例吞吐流作用下湖区流速及环流结构的差异,探究了定常风和吞吐流对乌梁素海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乌梁素海在无风条件下出现大面积的滞流...  相似文献   
6.
网络测试中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吞吐量是网络测试非常重要的测试指标。文中探讨吞吐量测试的1个新方法,该方法仅用2个端口便可实现对被测设备大量端口的吞吐量测试。此法不仅可以用于2层网络流量的测试,还可以用于3层IP网的测试,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在第3层测试中需要通过VPN来实现IP包转发,测试可以实现跨接口卡的流量测试;应用证明,该方法不仅能测试吞吐量,而且能更好地实现多项综合测试,得到更真实可靠的数据。同时,该方法可以大量节约测试成本,具备多种优点,是1种值得在高校推广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红树林不同潮位沉积物中底栖真核生物群落分布,基于18S rRNA基因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广西北仑河口陆缘、林中和海缘3个潮位红树林沉积物中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北仑河口潮间带红树林沉积物中底栖生物多样性丰富,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范围在6. 08~6. 73之间; PCA分析表明潮间带中底栖生物群落差异较大,陆缘红树林中扁形动物、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相对丰度较高,林中区域中纤毛虫、环节动物和轮虫相对丰度较高,海缘红树林中硅藻相对丰度较高;红树林中主要OTUs有桡足类的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硅藻类的海链藻(Thalassiosira sp.)、纤毛虫类的前管虫(Prorodon teres)、多毛类的小头虫(Capitella sp.)。高通量测序方法能较全面反映红树林区微型/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研究结果为丰富红树林底栖生物群落研究和解析底栖生物在红树林生态系统发挥的作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微波消解法是处理生物样品的主要技术,但存在处理效率不高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采用高压低通量(12位)和低压高通量(41位)微波消解法对蔬菜样品进行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砷、镉、铬、铜、镍、铅和锌,氢化物发生-冷原子荧光光谱法(HG-CAFS)测定汞。采用两种前处理方法消解标准物质GBW 10010(大米)和GBW 10014(圆白菜),ICP-MS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吻合,全流程加标回收率为91.5%~103.8%;用于测定GBW 10010和GBW 10014,因GBW 10010中铬、铅、砷,GBW 10014中砷的含量较低,测定值与标准值的相对误差较大;其余元素的测定值与标准值基本相符,表明两种前处理方法均能满足分析要求。但在保证测定结果质量的前提下,低压高通量微波消解处理样品,试剂用量少,单次样品处理量大,更加适合大批量生物样品的前处理。  相似文献   
9.
循环水养殖可有效减少病原体的入侵,是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为完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循环水养殖系统,采用生态调控、16S rRNA高通量测序、宏基因组学分析与数理统计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水质指标变化与菌群结构和基因功能的关系。结果显示,养殖池水质指标包括温度、溶解氧、盐度、pH以及氨氮0.11~1.16mg/L,亚硝酸氮0.10~0.66mg/L,硝酸氮0.84~35.40mg/L均在安全范围内;经过63d养殖,凡纳滨对虾平均体重达到11.78g左右,产量为3.28kg/m3左右,存活率为69.59%左右。菌群结构与功能分析结果显示:在开始运行期与水质变化平稳期生物滤池中菌群结构差异较大。在开始运行期海杆菌属(31.37%)占绝对优势,而在平稳期则以分枝杆菌属(6.65%)、分枝菌酸杆菌属(6.39%)、食烷菌属(5.21%)、海杆菌属(3.36%)、中慢生根瘤菌属(2.30%)、红杆菌属(1.34%)、副球菌属(1.29%)等反硝化细菌和硝化杆菌属(1.17%)占据优势。通过比对KEGG数据库发现涉及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的蛋白数目最多,说明异养反硝化菌需要利用多种碳源来执行反硝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The prokaryotic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the sediments play crucial roles in the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mangrove ecosystems. Therefore,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prokaryotic microbial communities could indirectly participate in the regulation of mangrove functions, which is of great value for mangrove studies. The particle size (PS) of soils is recently demonstrated as a key environmental factor for shaping the microbial communities; however, this hypothesis has rarely been tested for mangrove environments. A case study of three tropical mangroves from Sanya, China was performed in this work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PS on the prokaryotic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of bacteria, archaea, diazotrophs, and denitrifiers in the sediments. Results showed the variability in the spatial scale and the stability in the temporal scale for the prokaryotic communities, indicating that the tropical mangrove sediments could be a versatile but stable environment. Among the collected environmental factors, PS, salinity, and humidity had the greatest impacts, and PS mostly affected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prokaryotic communities based on its highest R2 values of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Mental test, and linear fitting (p≤0.05). Furthermore, P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of diazotrophic communities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bundances of methanogenic communities including Methanobacteriaceae, Methanospirillaceae, Methanoregulaceae, and Methanosaetaceae. Former studies show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PS caused by the rise of sea level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human activities. Therefore,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PS could be a potential intermediate that links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with the possible ecological function migration of mangroves; meanwhile, the increase of PS could in turn release the stress of these environmental changes by increasing the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f the diazotrophic community and decreasing the abundances of methanoge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