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电视气象节目的服务性与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18,自引:18,他引:0
分析认为对收视率的重视是传媒市场竞争的一种表现,要提升竞争力,就要突出自身的特点及优势。气象影视中心的竞争力在于其服务性,要应对新媒体的冲击及巩固在传统媒体中占有的平台,就应该立足气象服务,以达到更好的服务效果为出发点来考虑节目内容及形式的创新。最后讨论了一些具体实践,并提出建立品牌观念和客观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浅谈气象电视编导对图形图像的把握 总被引:13,自引:12,他引:1
电视气象节目应以画面图像为第一要素,但非电视专业出身的气象节目编导容易把文字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图形图像的叙述功能。电视气象节目的图形图像应具有气象专业性强,同时又符合电视画面可视性要求的特点,通过对电脑软件生成的气象图表进行人工选择、加工,可以达到将常用气象图表处理成可视化电视图像的效果。此外,电视气象编导通过掌握一定的美术修养和绘图软件、平时多与制作人员沟通、用“看图说话”的方法撰写稿件等,也可以达到准确把握图形图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电视气象节目中纪实手法的运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电视气象节目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工作阐述了纪实手法的运用对增强节目可信度和可视性、提升艺术品位等方面的作用,并谈了纪实手法的具体运用方法,以期对电视气象节目质量的提高有所促进,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浅析省级电视气象节目的基本元素与表现形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2
通过对广西省一级的多套电视气象节目进行了粗浅的分析,结合国家级节目以及其他兄弟省市的电视气象节目,总结出了省一级电视气象节目所具备的一些基本元素和主要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5.
电视气象节目的价值要素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当前电视气象节目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从节目信息量、新闻性、传播效果、节目形式等方面分析探讨了电视气象节目的价值要素。 相似文献
6.
电视气象节目专业性与通俗性的平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1
分析认为电视气象节目应该同时具备专业性和通俗性,既能对气象信息进行科学解读,又能顺应普通观众的娱乐化要求,这样才能在与其他非专业媒体的竞争中保持优势。把握专业性与通俗性的平衡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节目定位、受众分析、传播策略、制度保障、执行方式等各方面。最后从编导的角度讨论了一些具体的操作原则,并提出一个评价专业性与通俗性是否平衡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7.
正确解读电视气象节目的收视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解读虽然在所有的电视节目中天气预报收视率最高,但多数天气预报节目的知名度及观众期待度都不甚高的现象.认为随着近年来频道数目的增多,收视率也随之分流,非强势频道的电视气象节目由于频道受众较窄,收视率也不理想.通过介绍收视率,分析电视气象收视率高低之谜,找出其背后蕴含的观众导向,并以广东为例提出几条建议,如对各套电视气象栏目进行全盘考虑、统一策划;提高各频道气象节目中科普内容的比重,在个别频道增设固定科普板块;在本地频道如珠江频道中增加农业内涵等,期望多项措施提升节目质量,提高收视率. 相似文献
8.
9.
电视气象节目的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视气象节目是由权威部门发布的服务性节目,开播到现在也已经颇有一段历史,电视气象节目的公信力似乎一直都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随着电视气象栏目的增多,同一地区,同一预报内容有着多种的表达方式,经常在描述的程度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这不免让观众,尤其是老年观众心里对预报的准确性产生怀疑,电视气象节目的公信力也有所下降;近年来电视界娱乐化之风也吹向气象影视节目,但过度娱乐化会降低电视气象节目公信力。要提高公信力,首先电视气象节目预报的内容要准确;其次在选择话题、时机把握和程度轻重上要浓淡相宜,在这方面编导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要培养符合气象节目形象的、稳定的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10.
《气象大使》节目的整体改版包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辽宁电视台《气象大使》节目整体改版包装的设计构思和实现节目包装设计的技术手段及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