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太平洋辐合带(SPCZ)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热带西太平洋卫星云图资料及流场特征分析,讨论了南太平洋辐合带(SPCZ)的演变特征和形成机理。提出SPCZ是反映西太暖池同东太冷舌海气耦合系统以及暖池大气同相邻陆区大气间相互作用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在12~2月的热带西太平洋上的NW/SE辐合带,其形成原因主要应归因于西太暖池本身,以及暖池与东太赤道冷水舌强度与相对位置改变引发的Walker环流位置与走向的变动,另外,新几内亚岛及澳洲大陆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3.
本文所研究的样品由《Hakurei—maru》号科学考察船进行的GH80—1和GH83—3两个航次所采集.这两次航行的目的是作为日本“中太平洋锰结核调查”五年计划(1979—1983)任务的一部分,在威克-塔希提横断层上进行地质调查(GSJ)。  相似文献   
4.
基于神经网络的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预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是我国远洋渔业的重点捕捞对象;对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进行准确的渔场预报;可以提高捕捞效率;提高渔业的生产能力。本研究根据1993-2010年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延绳钓生产数据以及海洋卫星遥感数据(海水表面温度;SST;海面高度;SSH)和ENSO(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指标;采用DPS(data processing system)数据处理系统中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渔获产量(单位时间的渔获尾数)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Catch per unit of effort)分别作为中心渔场的表征因子;并作为BP模型的输出因子;以月、经度、纬度、SST、SSH和ENSO指标等作为输入因子;分别构建4-3-1;5-4-1;5-3-1;6-5-1;6-4-1;6-3-1等BP模型结构;比较渔场预报模型优劣。研究结果表明;以CPUE作为输出因子的BP人工神经网络结构总体上较优;其中以6-4-1模型结构为最优;相对误差只有0.006 41。研究认为;以CPUE为输出因子的6-4-1结构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准确预报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渔场位置。  相似文献   
5.
肖鹏 《海洋世界》2012,(1):74-75
就地理位置而言,澳大利亚是孤悬于南半球的岛状大陆国,可以说是南太平洋地区典型的海洋型国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7.
日前,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教授、遗传学家张伯斯通过DNA技术研究,证明南太平洋毛利族及其他波里尼西亚人均源自中国大陆,他们是数千年前百越人漂洋过海来到这里定居的后代。我国古代远洋航行历史悠久。500年前,郑和带领船队在中国沿海与印度洋之间广阔的海面上纵横驰骋,半个多世纪之后,当欧洲人才能沿着非洲西海岸到达好望角;欧洲人进入印度洋的时候,中国人反而从这里销声匿迹了……  相似文献   
8.
《海洋世界》2008,(2):37-43
澳大利亚国土面积达769多万平方千米,是南太平洋地区最大国家。目前澳大利亚正在积极和西方海军强国合作,不断引进和建造新型水面舰艇,力图打造一支全新的水面航艇部队。  相似文献   
9.
The characteristic changes of South Pacif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SSTAs) for the period January 1979 to December 2011, during which the 1990s Pacific pan-decadal variability (PDV) interdecadal regime shifts occurred, were examin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the monthly mean SSTA for two sub-periods: January 1979 to December 1994 (P 1) and January 1996 to December 2011 (P2). Both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features of the leading EOF mode for P1 and P2 showed a remarkable difference.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leading EOF changed from a tripolar pattern for P 1 (EOF-P 1) to a dipole-like pattern for P2 (EOF-P2). Besides, EOF-P 1 (EOF-P2) had significant spectral peaks at 4.6 yr (2.7 yr). EOF-P2 not only had a closer association with E1 Nifi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but also showed a faster response to ENSO than EOF-P1 based on their lead-lag relationships with ENSO.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SO, the South Pacific SSTA associated with ENSO for both PI and P2 showed a significant eastward propagation. However, after the peak of ENSO, EOF-P1 showed a stronger persistence than EOF-P2, which still showed eastward propagation. The variability of the SSTA associated with the whole process of ENSO evolution during P1 and the SSTA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NSO during P2 support the existence of ocean-to-atmosphere forcing, but the SSTA associated with the decay of ENSO shows the phenomenon of atmosphere-to-ocean forcing.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世界》2009,(4):5-5
3月18日,位于汤加国汤加岛海岸六英里之外的南太平洋水下火山爆发,烟雾、灰尘和水汽向天空喷出几千英尺,展示了大自然的威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