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篇
天文学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美国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第52届年会于2007年8月28~30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哥举行,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日本、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荷兰、韩国等发达国家及中国、印度、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及商业代表数千人与会。大会分“光学工程和仪器”、“微光子学”和“照明工程”3个领域,设立9个主会场、78个分会场进行交流,内容涉及了光学工程、仪器设备、光学应用、材料方法、遥感、大气环境等多个学科,还举行了光学遥感、摄影仪器与设备的展览。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新疆大学等单位的中国代表出席了会议,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陈怀亮、刘荣花与会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2011,(19):62-63
冰雪、干旱、洪水,人类这些年没少吃气候异常的苦。未来气候会变得风调雨顺,还是更暴戾无常?根据中国科技大学最近刊登在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上的一项热带古海洋气候变化研究结果,现在的气候可能还不算太糟。  相似文献   
3.
《天文爱好者》2012,(3):71-71
自2010年,“全国天文社团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北京大学青年天文学会的主办下两度成功举行。2011年第二届论坛附属的征文大赛收到了来自北京、天津、甘肃、广西、河北、山东、湖南等地的众多投稿,为当年论坛成果的丰富性和实效性奠定了基础。在此成功经验下,于第三届论坛举办前夕,我们决定发起本次“从零开始”社团培训资料设计大赛暨有奖征文活动。一、主办单位简介2012年第三届全国天文社团发展论坛及其附属项目由中国科技大学学生天文爱好者协会主办。中国科大天协成立于2004年,致力于与各地天文社团的合作以期共同发展,近年来组织或参与协助了众多跨地区的天文交流活动,积极参加了过去两届论坛,在国内天文圈中颇受好评。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学》2012,(1):61-62
全球气候在变暖吗?以浮冰下冰藻为食的南极磷虾或许有一定的发言权。近日,美国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一综合》(PLoSON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技大学孙立广课题组的最新发现:气候变暖导致了过去百年内西南极半岛磷虾种群的密度下降。  相似文献   
5.
2009年4月7-12日,美国地震学会2009年学术会议在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市(Monterey)召开。会议共包括287个口头学术报告和200个展板(Poster)展示,参加者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中国等多个国家,人数近千人。其中,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国学者分别来自中国地震局、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以及台湾地区的中央大学等多家单位。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学》2012,(21):64-64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汪毓明教授领导的日地物理研究组与在美科学家合作,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日地关系观测卫星(STEREO)的数据,首次发现行星际空间中最大的等离子体团——日冕物质抛射之间的碰撞可能是超弹性碰撞,对建立更为准确的空间天气预报模式以保障航空航天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安徽地质》2005,15(2):139-139
2005年3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安徽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郑永飞等人的“矿物氧同位素分馏系数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奖在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郑教授的成果和其他省部委等申报的27项成果一起,共同获此殊荣。这是本次颁发的305个奖项中安徽省唯一榜上有名的获奖成果,是中国科学院10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成果之一。这也是我省地质科学界的光荣。  相似文献   
8.
《地球物理学报》2013,56(12):1-1
正张培震,男,1955年生于河南省,1979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1982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87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1987-1991年在美国内华达大学新构造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1991年回国工作至今,现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培震院士长期从事地震地质和新生代构造地质研究,在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青藏高原生长与动力学、活动断裂习性与强震复发规律、新构造与气候变化、利用GPS技术研  相似文献   
9.
1964年, 当我作为赵九章先生当年接收的4个研究生之一(其他3位是钱家栋、胡友秋和汪宏七)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时候, 与以往不同的是, 我和其他同届研究生一起, 被安排到刚刚成立的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技大学合办的研究生院, 开始了一年的研究生基础学习阶段. 于是, 我们戴上了中国科技大学的红色校徽, 荣幸地成为研究生院的第一届研究生. 而研究生院正是在赵九章先生的倡导下成立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