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原位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探讨pH值和磷酸根浓度对磷酸根在磁铁矿表面吸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降低,磷酸根浓度增大,磷酸根在磁铁矿表面的吸附量随之增加,形成内层吸附。发现有3种吸附模型:(1)在低pH值时,主要形成对称性为C1的吸附形态,可能主要是单质子化双齿双核络合形态;(2)在高pH值条件下发现有2种形态,高磷酸根浓度条件下,形成1种对称性为C3ν吸附形态,主要是单齿单核络合形态,在低浓度条件下,发现1种C2ν对称性吸附形态,可能是去质子化双齿双核络合形态,与单齿单核络合形态的物种在低浓度条件下共同存在。  相似文献   
2.
王凯  金樱华  李晨  闵红  屠虹 《岩矿测试》2012,31(1):142-146
样品经硝酸微波消解,以镓为内标,采用全反射X射线荧光光谱法(TXRF)同时测定复混肥料中的钒、铬、锰、铁、镍、铜、锌、铅,方法检出限从铅的1.0μg/g到钒的7.0μg/g,精密度(RSD)铬为2.5%,铅为16%,除铅以外,其余元素的RSD均小于10%;方法回收率为80%~120%,Pb的回收率略低主要是由于化肥中As Kα谱线对Pb Lα谱线的干扰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用T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不同复混肥料中各元素的含量,经统计检验,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在95%置信区间内无显著性差异。对于金属元素含量较高的样品,TXRF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ICP-AES法。对于不同的复混肥料,在微量、痕量元素检测范围内,TXRF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适用性,仪器使用和维护成本低,方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3.
冉敬  杜谷  潘忠习 《岩矿测试》2010,29(2):113-117
生油母质干酪根是石油地质工作研究的重要对象。文章利用衰减全反射(ATR)技术对干酪根样品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通过与传统压片法谱图进行峰形峰位特征、结构参数比较,表明:①ATR谱具有与压片法吸收谱类似的谱图特征;②与压片法吸收谱相比,ATR谱的吸收强度较弱;③ATR技术和压片法所获得的红外结构参数具有可比性。由于ATR技术具有无需制样、可以减少水分干扰等优点,因此可以作为干酪根样品快速测试的方法应用于干酪根样品的类型鉴别、热演化程度研究和来源对比。  相似文献   
4.
高灵敏度的全反射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报道了由地矿部全反射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组研制的全反射X射线荧光(TXRF)分析仪。着重介绍了样机的全反射装置、分析特点、技术参数和应用验证,与国内外同类仪器主要技术指标进行对比表明,该样机主要技术指标基本上达到国际同类仪器水平。列出了23个元素的检出限范围(008~092ng),测定Sr的线性动态范围在3个数量级,对地气样品的分析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符。方法精密度好,水样测定中各元素的RSD(n=5)小于10%。  相似文献   
5.
利用电磁波在导电媒质界面反射系数的附加相角,导出了电场垂直于入射面的非均匀电磁波在导电介质界面的类全反射横向偏移,并对横向偏移进行了相关计算,绘出了横向偏移随入射角的变化曲线. 结果表明:入射角在相移常数临界角、衰减常数临界角和90°处,横向偏移曲线存在三个间断点. 当入射角等于这三个角时,横向偏移为无穷大,即电磁波将沿界面传播;当入射角在这三个角附近时,横向偏移变得非常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SV波在自由面上全反射的一些特殊现象。首先,从波动方程出发讨论了散射P、SV波的相移和反射场中P波的质点运动;然后,应用功能原理,计算了自由面上非均匀P波的能流密度,得出非均匀P波平均能流为零的一般结论。本文所得到的结论,对于各种地震波、弹性波和电磁波在两种均匀介质界面上发生的全反射,均可适用。  相似文献   
7.
8.
SsPmp波是远震S波经地表反射转换的P波在莫霍面发生反射后被地表台站接收得到的震相.震中距在30°~50°之间的远震S波震相经地表反射转换的P波射线参数较大,在莫霍面发生全反射,使得台站接收的SsPmp波具有较强的能量,能够从地震记录中清楚地识别出来,为探测台站附近的莫霍面形态提供新的途径.本文通过合成理论地震图分析了SsPmp震相与地壳厚度、射线参数和Pn波速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水平界面,地壳厚度只影响SsPmp与Ss波之间的相对到时差;Pn波速度只影响SsPmp的相位;射线参数既对SsPmp波的相对到时有影响,也会引起SsPmp波的相位变化.对于复杂的界面,SsPmp反映的深度与速度梯度最大的深度接近,而反映的Pn波速度与实际的Pn波速度一致.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第49届丹佛X射线年会的概况。会议期间,痒于微束装置及其分析技术、全反射技术与应用、探测器研制、薄层分析、样品制备、半导体材料分析等,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杨明芝 《地震学报》1990,12(2):130-139
本文采用三层地壳介质模型,讨论了地方台网记录的小近震三分向地震图S波段振幅包络形状问题.认为S波包络的规则形状主要是由于强反射界面上的一次和多次全反射波形成的.分析了地壳分层结构,震源辐射特性,介质衰减对n次全反射波振幅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给出了从直达S波到尾波之间的S波段记录部分振幅包络形状函数和S波最大振幅.利用包络形状函数方法测定了宁夏地区介质品质因素Q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