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本文根据中国东部陆缘地区--郯庐断裂带两侧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和综合地球物理场特征,阐述了其与一串含油气裂谷型盆地的分布规律,并讨论了其沉积和演化。 结果表明:这一系列含油气盆地,分布在上地幔顶部的隆起地区,均具有异常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这些盆地中有着巨厚的中、新生代的沉积,具备了良好的生油与储油条件。它们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运动密切相关,并且受着深部地幔物质运移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的构造热演化   总被引:51,自引:5,他引:46  
通过对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火山 深成岩同位素年龄的测定 ,对不同阶段岩浆活动的构造背景进行分析 ,从而确立了该区构造岩浆演化的序列 :晚三叠世以含幔源包体的基性 超基性岩侵位为标志的初始幔隆 ,早 中侏罗世以辉绿岩岩墙群侵入为标志的中、上部地壳伸展 ,晚侏罗世强烈的粗面质火山岩喷发 ,早白垩世板内非造山性质的碱性 亚碱性花岗岩侵位 ,同时还形成了基性岩墙和玄武岩 .据此 ,可以认为中生代大兴安岭的隆升与幔隆背景下深部岩浆上涌密切相关 .这一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大兴安岭造山模式奠定了基础 .  相似文献   
3.
The method of 2-D travel time inversion,which can be applied to determining 2-D velocity structure and in-terfaces simultaneously,is used in this paper to reprocess the data of Paiku Co-Pumoyingcuo seismic profile across the Ny-ima-Tingri rift and Shenzha-Dinggye rift. P-wave velocity structure and interfaces beneath the profile are obtained. The in-terfaces in the crust near Tingri and Dinggye which are located on rifts have a tendency to uplift,and velocities of middle and lower crusts are high. Low veloc...  相似文献   
4.
初论安徽沿江地区成矿系统的深部构造-岩浆控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深部构造岩浆作用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徽沿江地区成矿系统的控制表现为:(1)地幔隆起带与成矿系统的总体地质背景的演变密切相关;(2)源于地幔隆起带不同部位(幔脊与幔坡)的原始岩浆,其生成方式和物质组成不尽相同,它们分别产生相应的不同岩浆岩系列和成矿亚带;(3)不同深度的构造岩浆房组成中心式网格式环带式“三层结构”,是控制区内不同岩浆岩系列及有关矿床集中分布的主要因素;(4)源于地幔隆起带脊部的碱性玄武岩浆,由于与下地壳物质发生的AFC作用强度不同,形成了高钾钙碱性岩浆和橄榄安粗岩浆,分别与铜、金成矿亚系统和铁、硫成矿亚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5.
渤海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潜在地幔热柱的异常构造背景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渤海是中国东部陆缘的一个裂谷型盆地,通过重力、航磁、古地磁、天然地震、地热、应力场、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及地震层析成像等资料,对渤海湾及其周边地带的深部结构、地球物理场效应和深层物理过程进行了综合研究.这一盆地是由NNE-NE向、近EW向和NW向3组断裂组成,这3组断裂与3组地幔隆起带基本相对应,并在渤中坳陷交汇、渤海内部的现代构造运动以水平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走滑运动为主要特征,渤海区内地壳厚度仅28-29km,上地幔向上隆起,等温居里面埋深浅(为12km),并为较高区热流值区(56-77mW/m2).该区岩石层厚度变化显著,庙岛西部中地壳中有一近似圆形的低速体,在120km深度仍为低速异常区.深大断裂可为深部热物质与气态物质上涌的通道.通过综合研究,提出渤海湾很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尚在发展中的地幔热柱.  相似文献   
6.
<正> 遥感影象,构造形相、重力场等特征均表明在东西伯利亚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北部存在一个巨型的环形构造,萁中心部位即贝加尔裂各型地洼区。此环为明显的正地形,南半环为半圆形隆起丽北半环则对苏联之四条河流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心部位为高的热流值正异常,低速层明显升高且莫霍面凸起,表明地壳及岩石圈的厚度明显减薄,在剖面图上表现为反均衡原理的。说明此处为强的重力不平衡状态。裂谷型地洼区的发育及北东向断  相似文献   
7.
华北地区强震前地壳垂直形变和重力异常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分析总结了唐山、大同和张北3次强震前地壳垂直形变异常和重力异常的相似特征,即震前均表现为地壳垂直形变正异常和重力正异常。大陆动力学的解释是由于深部上地幔的隆起造成的,大同地震与唐山地震、张北地震具有相似的孕震机理。华北强震的孕育与发生可能都与地幔热物质上涌有关,这可能是板内地震最主要的成因。要特别注意地幔隆起区内的高导层与深大断裂的交叉部位,延怀地区可能是未来强震发育的危险地区。  相似文献   
8.
汾渭断陷带构造特征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模拟汾渭断陷带构造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并试图探讨其动力条件和构造应力分布。计算结果指出:单考虑水平作用力不能很好解释汾渭断陷带的构造特征,还应该考虑垂直力的作用。文中讨论了地幔隆起的两种主要力学作用,并尝试把垂直作用的效果反映在平面问题的模拟中  相似文献   
9.
分析总结了唐山、大同和张北三次强震前形变场和重力场变化特征,即震前形变场和重力场均表现为正异常。结合人工地震深部探测结果研究表明,华北块体内强震具有一致的孕震机理,可能都与地幔热物质上涌有关;2004年1月滦县ML5.0地震震前形变场出现上升,但重力场出现了下降的变化特征,说明震前孕震区未出现地幔热物质的上涌。这可能是华北块体内强震与中等地震在孕震机理上的主要区别,对板内地震的预测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