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长江三峡枢纽工程是综合开发利用长江水利资源的一项举世瞩目的大工程,建成后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也必须考虑到它对长江下游流域以至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的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因此,必须在工程建设之前进行深入研究。 根据“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区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和对策”这一课题的要求,本文就三峡工程对长江口区流场的影响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峡工程地壳形变监测网络   总被引:19,自引:10,他引:9  
长江三峡工程地壳形变监测网络,采用了当今高精度GPS、INSAR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并与精密水准测量,精密重力测量,精密激光测距和峒体连续形变监测等技术相结合,构成一个空间上点、线、面结合,时间上长、中、短兼顾的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形变监测网络。该网络既可获取三峡库区特别是库首区区域形变场和区域应变场的动态变化,监测库区主要断层活动,为水库诱发地震预测及研究服务,又可用于气象、滑坡地质灾害监测等,该监测网络于1997年底开始建设,2001年6月建成,到目前为止,已获得大量宝贵的观测资料,必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扑面而来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 ,机遇可遇而不可求。机遇 ,宛如一根若有若无的缆绳 ,各行各业的决策者梦寐以求凭借自已非凡的智慧与超人的力量将其牢牢地攥在自己手里。无数成功者的经验证明 ,对于机遇 ,能正好碰上或抓住当属万幸 ,但要利用它成就一番事业非付出艰辛探索和大量心血不可。秭归县气象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抢抓长江三峡工程移民搬迁建设机遇实现地方气象事业发展惊人一跃的壮举也不例外。环境面貌焕然一新随着长江三峡工程建设进程的加快 ,到 1996年岁尾 ,秭归县城搬迁重建进入实施阶段。按照地方政府统一部署 ,秭归县气象…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人类活动频繁,生态系统脆弱,三峡工程对库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运用遥感、地理 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采用DEM 、影像正射校正、多源影像数据融合、多层次信息提取等技术方法,对整 个库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末期生态环境、草地资源进行了全面的动态监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开发完成了“长江 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GIS系统”。  相似文献   
5.
2008年12月28日,中国第三大水电工程——向家坝水电站顺利实现大江截流,这标志着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将进人大坝施工和厂房建设的关键阶段。向家坝水电站是继长江三峡工程、溪洛渡水电站之后在建的我国第三大水电站,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点。  相似文献   
6.
峡工程是我国正在建设中的一座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建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坝顶标高185米,坝基标高约4米;设计正常高水位175米,水库回水至重庆市江津县,水库全长667公里,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亿立方米;电站装机26台,总容量1820万千瓦;设有五级船闸与升船机,年单向通航能力5000万吨。有巨大的防洪、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峡工程对河口近海区理化环境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长江径流的主要作用,并且给出了长江径流量分别与含沙量、营养盐含量的经验关系,同时阐述了河口近海区水动力条件,给出了径流量与沿岸锋锋位的回归关系。根据上述关系及长江三峡工程运行预案,研究了工程兴建后可能对河口近海地区理化环境要素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该工程兴建后虽对河口近海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会超出历史上自然变化对其影响的范围及程度。  相似文献   
8.
黄土坡滑坡的发育历史: 坠覆-滑坡-改造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三峡库区巴东新县城黄土坡是否为古滑坡、滑坡的范围有多大、新滑坡与古滑坡的关系如何等, 还存在着不同认识.基于大量的野外观察资料, 提出了坠覆-滑坡-改造多阶段变形、失稳的斜坡演化模式.认为黄土坡在滑坡以前经历了长期的坠覆作用, 坠覆包括了倾倒和深层蠕变两种基本的斜坡变形型式; 坠覆的基础上发生了滑坡, 造成了台阶状地貌、构造面线与基岩不协调及滑动角砾岩带等现象; 滑坡形成后受水文、地貌等条件的影响, 长期经历着小规模滑坡的叠加改造, 1995年发生的两次滑坡仍是进一步改造的结果.黄土坡坠覆-滑坡-改造这一有机联系的岩质斜坡变形过程的建立, 使得关于黄土坡的一些重大问题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这也为构造学解决斜坡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9.
一、传统案例教学的反思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特别是以探究学习为核心的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案例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峡工程周边地区的采矿诱发地震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毓良  杨清源 《地震地质》1998,20(4):62-360
地震观测和实地调查表明,长江三峡工程周缘广泛存在采矿诱发地震。采矿诱发地震主要是由于矿山采空区的出现使浅部地壳差应力增大岩体失稳而产生的,它们不同于天然地震。水库蓄水前应对这些地震的背景进行详细研究。在进行区域地震震情分析和预报、区域应力场及活动断裂研究时应严格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