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6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460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351篇
地球物理   171篇
地质学   470篇
海洋学   53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中民 《海洋世界》2008,(12):73-79
美国对印度洋地区的掌控能力明显增强 在冷战时期,美国就在印度洋地区布有海外军事基地。美国印度洋基地群以迪戈加西亚基地为核心,辐射至印度洋沿岸各港口,特别是阿拉伯湾、波斯湾和红海地区。迪戈加西亚地处印度洋中心位置,是印度洋空中和海上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1971年美国海军从英军手中接管以来,  相似文献   
2.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evitus data, the climatic states of the warm pool in the Indian Ocean (WPIO) and in the Pacific Ocean (WPPO) are studied. It is found that WPIO has a relatively smaller area, a shallower bottom and a slightly lower seawater temperature than those of WPPO. The horizontal area at different depths, volumes, central positions, and bottom depths of both WPIO and WPPO show quite apparent signals of seasonal variation. The maximum amplitude of WPIO surface area‘s seasonal variation is 58% larger over the annual mean value. WPIO‘s maximum volume variation amplitude is 66% larger over the annual mean value. The maximum variation amplitudes of the surface area and volume of WPPO are 20.9% and 20.6% larger over the annual mean value respectively. WPIO and WPPO show different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mainly due to the different wind fields and restriction of ocean basin geometry. For instance, seasonal northern displacement of WPIO is, to some extent, constrained by the basin of the Indian Ocean, while WPPO moves relatively freely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The influence of WPIO and WPPO over the atmospheric motion must be quite different.  相似文献   
3.
Using the monthly wind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data, southern meridion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cells associated with the Indian Ocean Dipole Mode (IOD) events in the Indian Ocean are for the first time described and examineS. The divergent wind and pressure vertical velocity are employ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cells. During the four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positive IOD events, the anomalous meridional Hadley circulation over the western Indian Ocean shows that the air rises in the tropics, flows poleward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sinks in the subtropics, and returns back to the tropics in the lower troposphere. The anomalous Hadley circulation over the eastern Indian Ocean is opposite to that over the western Indian Ocean. During positive IOD events, the meridional Hadley circulation over the eastern Indian Ocean is weakened while it is strengthened over the western Indian Ocean.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the IOD index and the indices of the Hadley cells also proves that,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patterns are evident in every IOD event over the period of record.  相似文献   
4.
东南沿海地区地温场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四个方面讨论了东南沿海地区地温场的形成及其分布规律:1.区域地质构造条件,其中着重讨论了岩浆岩的分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2.测温资料的分析和处理;3.地温分布的主要特征;4.控制地温场的主要因素。本文除对深部地壳结构及区域地质构造等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讨论外,还就岩浆岩中特别是燕山期花岗岩中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及其蜕变产生热对地温场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从而认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地温场形成模式主要有传导型的地温场和传导附加以对流型的地温场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南印度洋SST与南亚季风环流年代际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美国NCEP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和JONES全球海表面温度异常(SSTA)资料,分析了南印度洋SSTA和南亚季风环流年代际变化的特征。研究发现,无论是南印度洋副热带海水辐合区的SST还是赤道以北非洲西海岸附近上升运动海区的SST的长期变化趋势,除了准3-5年的变化以外,还存在着明显的年代际的变化。对于全球最显著南亚季风环流的分析表明,南亚季风环流也存在明显的年代际时间尺度的变化。与南太平洋SST的年代际变化相比,南印度洋SST的变化周期要相对短一些。通过分析南半球冷空气年代际活动的特征发现,冷空气与南印度洋SST年代际时间尺度的变化具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外的研究结果,对南海环流提出一些看法,南海经是半封闭的边缘海,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相通,必然有海水交换,黑潮入侵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形式;黑潮入侵的流量主要是由温度和工的差异引志的斜压造成的,因季风应力的正压作用调制而有季节变化;南海北部的黑潮南海分支和南海暖流构成反平行环流系统,分别是冬季的“热力驱动”和夏季的“淡水驱动”所造成,黑潮入侵进到南海。经过一些通道穿过印度尼西  相似文献   
7.
太平洋东南海域表层地转流场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2~2001年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遥感资料分析了太平洋东南海域(5°~55°S,70°~120°W)表层流场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赤道流的季节变化主要体现在流速上,而秘鲁海流和西风漂流主要体现在流轴位置的移动上。表层流场的年际变化受El Nino影响,在El Nino期间,南赤道流和秘鲁海流均发生流向偏转现象,大部分海区流场被削弱(除低纬度海区外),而在其后的1998年La Nina期间,流场则重新被加强,西风漂流无明显的年际变化。  相似文献   
8.
9.
根据作者在印度洋东部海域的延绳钓生产实践,对渔获的大眼金枪鱼群体的群体构成、摄食、繁殖等基本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渔获群体由纯重10~115kg、叉长80~195cm个体组成,纯重与叉长关系式w=2.000×10-5×L2.969;渔获物以3~5龄个体为主,雄性个体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雌性个体,且随年龄增长雄性个体所占比例逐步提高.鱼群在该海域产卵期较长,不同年龄组性腺发育节律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