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212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漳州地区热田的水热活动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龙生 《台湾海峡》1997,16(1):21-27
本文通过漳州地热田及其周围地区的水热活动、地质构造特征及人工爆破、重力、地磁、电性结构、地震活动性等综合地球物理场之间关系分析,得出漳州地热田是高热异常背景下产生的对流型水热系统:深切到上地幔的NE向长乐-南澳断裂、NW向九龙江断裂及E-W向南靖-厦门断裂控制了地下水的深循环,使大气降水得以下渗到〉3km深度,被地温加热并富集起来,在静水压力作用下沿通道-断裂带的交汇部位上涌。热田区破碎的岩石导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地质地层结构、新构造运动和人为(过量抽取地下热水)两方面因素探讨地面沉降的形成机理,并提出控制地面沉降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电白县观珠镇根竹园地热田地热流体主要赋存于花岗岩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中,热储呈带状,受断裂构造控制,地热流体温度60℃~78℃,地热田规模较小,地面有温、热泉出露。本文通过地热田的地质条件、地下热水的温度、水质及储量,对开采的技术条件及储量作出评价,为合理开发地热资源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山西奇村地热田资源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西奇村地热田开采已有30年历史,从1988年大量开采地热水以来,使浅层热水生产井水温持续下降。本文建立了奇村地热田的概念模型,利用LUMPFIT软件,采用热田多孔抽水试验资料,对地热田在不同热水开采量下,地下水位降深及温度变化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合理的开采量,对地热田开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地热回灌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地热回灌是一种避免地热废水直接排放引起的热污染和化学污染的措施,并对维持热储压力,保证地热田的开采技术条件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回灌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数十个重要的地热田生产运行中的一项日常工作,在美国、新西兰、冰岛、意大利、法国、日本、罗马尼亚、丹麦、菲律宾和萨尔瓦多等十多个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内,北京、天津的地热回灌也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回灌是地热田管理中最为复杂的一项技术,为了避免因回灌而引起热储冷却,需要进行回灌试验和示踪试验,并在回灌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车田湾地热田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田湾地热田属低温地热资源。热泉分布受SN向压扭性深大断裂(F2)与近EW向张性断裂的复合控制,其断层破碎带为硅化脉充填,表现为高阻地电特征。应用电测深法可以确定其断层破碎带产出位置和延伸方向。用钾镁地热温标计算热田地表温度,用钾钠地热温标计算热田深部温度。根据温度随深度而递增的规律,应用温度-深度曲线方法推算地下某深度的水温,从而可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  相似文献   
7.
山西奇村地热田的勘察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瑞丰  肖建华 《地质论评》1996,42(5):475-480
通过近期对山西省忻州市奇村地热田进行的实地物化探勘察发现:地下热水的分布范围内视电阻率普遍偏低,且水温愈高,视电阻率愈低,在α 卡异常处均有地下热水存在。该地热田的热水分布区内的隔水层和盖层为亚粘土,粘土层。基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类型为氯化物硫酸钠型及氯化钠型,热田热水赋存和滞留于浅层次生热储内。  相似文献   
8.
综合物探方法勘查福建贵安地热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东南沿海地热田主要受断裂控制,温泉多为中低温水热系统,适用于直接供热。在该区典型地热田之一的贵安地热田进行了4种物探方法试验研究:大地电流和声频大地电磁测深、自然电场法、地面磁测、一米测温。由于温度并非是影响电阻率变化的唯一因素,因此仅仅根据电阻率值并不能区别高温带与低温带。研究表明:大地电流和声频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定性和定量解释所获取的电阻率分布可确定断裂构造出在地表以及向地下延伸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地热田的形成往往与地质构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神堂沟即是如此。笔者从地温场及水化学场的演变出发,揭示了地质构造F1断层、Fa边山断裂带及冶峪向斜的控温作用,它们共同贡献形成的集水“凹槽”是热水田存在的主导因素,而上覆第四系黄土盖层的保温隔热性能为其提供了保证,使神堂沟地热田在众多的边山断裂热水点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0.
秦末以来秦都咸阳地貌演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桑广书 《地理科学》2005,25(6):709-715
秦都咸阳地貌演变研究是秦咸阳考古和关中地区历史环境演变研究不容忽视的问题。秦末以来,秦都咸阳地貌演变包括渭河河道北移和咸阳原边坡地貌变化两个方面。通过文献考证与实地考察恢复了秦末、唐、明、清各代渭河的河道位置,秦末以来秦都咸阳段渭河河道北移4100m,平均北移速度1.8764m/a,明代以前北移较慢,以后北移速度显著加快,清顺治至现代北移速度达到5.9701m/a。咸阳原南侧边坡上的中小切沟主要是秦以后形成的。原坡上的村庄平台是历史上人为斩齐原坡,挖掘窑洞,引起原边逐步后退的结果,是咸阳原边坡人为地貌演变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