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野外调查发现西藏类乌齐地区分布着众多的含镍碳酸岩体,呈十几米至几百米不等的岩株出露。岩体与超基性岩之间具明显的港湾状、枝状侵入接触、岩石不具层理、岩石表现出细粒结晶等粒结构、岩体内见超基性岩捕掳体等特征均表明其为火成碳酸岩岩体。在成分上以菱镁矿为主,岩石中MgO的含量为27.16%~31.75%,为镁质碳酸岩。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平缓右倾的轻稀土富集型,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现象明显,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和弱的Ce负异常;微量元素显示Rb、Th、Nb、Hf元素相对富集,K、U、Ti元素相对亏损。含镍碳酸岩可能是富CO2的深部流体在中下地壳对超基性岩交代的结果,具备寻找硫化镍矿床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2007-2009年,笔者参加了西藏区调队进行的1∶5万类乌齐县等四幅区域地质调查,开展了矿产方面的工作,参考了四川区调队1∶20万洛隆幅(1990)和类乌齐幅(1993)区调报告等有关矿产资料,完成了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和成矿规律总结等工作,本文介绍测区成矿带和找矿远景区的划分。1区域地质概况  相似文献   
3.
4.
藏东类乌齐地区吉塘岩群的构造地层解析及主要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塘岩群沿藏东他念他翁—紫曲—吉塘一线分布,主要由片岩、片麻岩和糜棱岩组成构造岩片集合体,变形强烈,同位素年龄自古元古代—晚古生代,有必要进行解体。通过近年来的填图、测制剖面和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并参考前人的资料及综合对比研究,对吉塘岩群(现藏东他念他翁变质杂岩体)进行了解体,将其分解为前奥陶纪—中三叠世类乌齐片麻岩套和前石炭纪吉塘岩群(>340 Ma)2套地质体。然后将类乌齐片麻岩套划分为5个构造岩石地层单元:前奥陶纪查秋赛岩组(438.2±3.6)~700.0 Ma、早二叠世都拉扎片麻岩单元(282.1±0.91)Ma、晚二叠世加压玛片麻岩单元(254.0±8.0)Ma、早三叠纪世加隆片麻岩单元(246.3±0.8)Ma、中三叠世宁达片麻岩单元(227.0±0.6)Ma。吉塘岩群的解体是该区地层研究的重要进展,有助于藏东基础地质研究。  相似文献   
5.
古近纪业阿供组火山岩分布于西藏东部类乌齐镇业阿供村,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0.54±0.8Ma,岩石具有高碱、低Ti的特征,在SiO2-K2O图解中位于钾质岩区,属于碱性钾质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业阿供组钾质火山岩很可能源于古俯冲流体交代的富集地幔源区经过部分熔融作用,形成于碰撞后的板内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6.
邱军强 《矿物学报》2011,(Z1):387-388
三江(指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成矿带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李永森等,1986;成都地矿所,1989;陈炳蔚等,1991;刘增乾等,1993;潘桂棠等,2003)。2007-2009年,笔者参加了西藏区调队进行的1∶5万类乌齐县等四幅区域地质调查,开展了矿产方面的工作,划分了成矿带和找矿远景区,其中以赛北弄找矿远景区前景最佳。  相似文献   
7.
晚三叠世甲丕拉组地层出露于藏东类乌齐地区,总体呈NW—SE向不等宽的条带状展布,通过近年来的1∶5万类乌齐县等4幅区调,将测区甲丕拉组由老至新划分为岩性组合不同的3个(一、二、三)岩性段。一段主要是一套紫红色砂砾岩,具山前河流砂砾岩相特征;二段主要是一套灰色砂岩、灰岩互层,具滨浅海钙质碎屑岩-碳酸盐相特征;三段为红色碎屑岩,具滨岸砂页岩相特征。各段化石种类亦不同。将甲丕拉组分段有助于藏东基础地质调查,为该区地层地质研究提供了新信息。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类乌齐地区的花岗岩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表明类乌齐花岗岩成岩年龄为(73.75±0.58) Ma。岩石具有高硅[w(SiO2)=71.02%]、富碱[w(K2O+Na2O)=8.09%]、FeOT/MgO比值高等特征。富集Rb、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样品具有强烈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特征(LREE/HREE=13.39),稀土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为轻稀土元素富集型,表现出Eu负异常,配分曲线呈右倾,样品锆石εHf(t)值主要介于-1.1~-7.9之间,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640~1202 Ma,指示其由中元古代壳源物质熔融形成。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类乌齐花岗岩属于晚白垩世A型花岗岩,其岩浆来源于中元古代下地壳变质杂砂岩部分熔融。综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与前人研究,文章认为类乌齐地区晚白垩世岩浆活动与岩石圈拆沉有关。  相似文献   
9.
郭健强 《地层学杂志》1995,19(3):171-179,190
西藏类乌齐地区早、中侏罗世地层可划分为下部仁青卡群和上部雁石坪群两部分。仁青卡群系新创,代表早侏罗世海退沉积序列的杂色陆源碎屑岩建造,由隆再这组、去买组和埃买组组成,并首次发现Hiatellaarenicola,Lilingellacuneata等湘赣区的分子。该群下与三叠系,上与中侏罗统均为整合过渡。雁石坪群代表中侏罗世海进沉积序列的碳酸盐岩建造,由货乃组、结弄组、北腾组和日阿沙组组成。叙述和讨论了这些地层单位的岩石和生物特征及地质时代。  相似文献   
10.
藏东类乌齐-左贡成矿带(简称类-左带)是三江特提斯成矿域内一条重要的成矿带,其整体的研究较为薄弱、零散.本文基于最新的研究成果,按照成矿时代、地质背景、成矿作用及成矿元素组合将带内矿床划分为了6个成矿系列,包括:(1)印支期晶质石墨矿系列;(2)印支期蛇绿岩相关风化淋滤型菱镁矿系列;(3)印支期沉积-改造型Fe-Cu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