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海洋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
我国是世界上豆类栽培、食用及治疗疾病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称为“方书之祖”,所载之方,组方严谨,配伍精妙,其中对于豆类药物运用灵活,并通过对豆类药物的运用进行简要分析,发现这些豆类药物可以将种子直接入药,或发芽后入药,或经加工发酵后为淡豆豉入药,其中蕴含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有“伤寒误下救表救里”之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各医家历来均按流传下来的经文进行注解,未能准确解释其形成的机制。讨论此部分内容有助于掌握《伤寒论》知识系统,理解仲景学术思想。本文对各注家的注解进行讨论,并分析伤寒误下身痛证的病因、症状、治则、治方和麻黄汤与桂枝汤的方后注,认为伤寒误下之后救表之方为麻黄汤而非桂枝汤。  相似文献   
3.
柯琴虽为伤寒注家,对温病学亦有深入的研究。“阳明为成温之薮”出自《伤寒论翼·温暑指归》,柯氏这一观点颇有见地,提示伤寒阳明病与温病密切相关。本文从柯氏之说入手,系统梳理其著作中温病的相关记载,探讨与辨析柯氏的温病理论及伤寒阳明病与温病的关系,对中医临床治疗温热性质疾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药附子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下品,具有一定毒性。张仲景将该药广泛用于治疗外感、内伤、妇科及外科疾病,提出了使用本药的适应证,并对其相关方药的服用方法及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做了详细记录。这对临床医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附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起病缓慢,体温阶梯形逐渐升高,之后持续高热伴,伴有畏寒、头痛、食欲减退、腹痛、腹泻或便秘,病人可神志迟钝、表情淡漠、听觉减退、部分病人会出现肝脾肿大,玫瑰疹(主要分病人会出现旰脾肿大玫瑰疹(主要分布在病人的胸、腹部、呈玫瑰色、直径3—4毫米,稍高出皮肤,压之褪色,一般出现在起病后第7—10天),相对缓脉(表现为脉搏增快,但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等。  相似文献   
6.
利用在伊春林区调查获取的疾病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发现有些传染病与气象要素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开展医疗气象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