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叙述了1993年前的芦潮港车客渡码头水域自然水深条件和1993年后强烈淤涨的态势,从诸事件的时间之窗及水下滩坡适应性调整、长丁坝促淤效应等方面讨论了该水域强势淤涨的原因,提供了一个海岸工程产生淤积响应的典型实例。海岸带(尤其在沉积环境响应敏感的区域)开发必须注重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利用-套基于非结构网格且能计算海水漫堤溢流的超高分辨率风暴潮漫滩数值模式模拟由9417号台风特大风暴潮引起的漫滩,结果与实测吻合良好。此外,选取超强台风强度并以9417台风路径为南路径,往北每间隔30 km为中路径和北路径设计了3条台风路径,进行了-系列数值模拟得出:近岸围堤加大了风暴潮、漫滩淹没对温州的威胁,而且由南路径引起的漫滩深度和中路径引起的漫滩面积影响最大。究其原因,近岸围堤对外海风暴潮在温州近海及瓯江口传播的阻隔和分流作用,两者综合变相加大了风暴潮往瓯江口北侧海域、瓯江北口、瓯江中上游的输送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二次开发,对某水库围堤地基进行液化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围堤断面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场地建围堤前后孔隙水压力与有效应力比的分布情况以及建围堤后坝体的震陷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地基中心部位的孔隙水压力比比两侧的孔隙水压力比小,围堤地基中心部位可以不进行地基液化处理,堤脚压重可以有效地降低液化程度.该成果可作为其他类似工程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海塘分布较广、岸线较长,建设历时跨度大,护面结构形式多样,为充分了解海塘的防护标准、现状结构情况和实际防御能力,分区域分段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海塘岸段进行调查与分析。把上海市海塘分为崇明三岛、长江口南岸和杭州湾北侧3个大区域,其中崇明三岛包括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长江口南岸包括宝山区、浦东新区和南汇区北侧,杭州湾北侧包括南汇区南侧、奉贤区和金山区。在收集各区段大量一线海塘资料的基础上,对各段海塘的现状结构进行较为系统地总结,对设防标准和实际防御能力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和应对措施。调查与分析表明,1997~2002年上海市海塘达标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后,海塘的防御能力提高了,海塘的隐患消除了: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海塘达到了防御100a一遇高潮位和11级风浪的组合标准;城市化地区及大型企业占用的海塘达到了防御100a一遇高潮位和12级风浪的组合标准,中长期将进一步加强至200a一遇高潮位的防护标准。达标后的海塘,近年历经多次台风的考验未出现缺口、决堤和大面积灾害性损坏的现象。随着上海市逐步向深水筑堤建设,由于缺乏了堤前高滩的消浪作用,加上堤前水深、浪强,在两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超强台风对新建海堤将构成巨大威胁,潜在的风险也许在较长时间才能显现。新围海堤建成后,老海塘如果能够完全保留,或不得以只在局部开缺,或只削掉堤顶超高部分,在遭遇超标准风暴潮时,保留的二线老海塘替代挡潮,新老堤联合作用,必将极大地保障老堤内的防御水平,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台风致灾范围,达到防灾减灾目的。因此,在有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保留老海塘。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杭州湾北岸一个潮间带小海湾-炮台湾及其前沿海域的流场、含沙量分布及水下地形的变化,指出小海湾内水流主要受湾外浅水水流控制,在独特的边界地影响下,湾内在不同时段内出现历时较短的水平环流,流场变化较快,小水深时水体含沙量较高,含沙量随水深和水流和变化而急剧变化。对湾外浅水水域水流的挟沙力了计算,并讨论了炮台湾围堤后水流挟沙力的变化,给出围堤后水下岸坡剖面变动的预测,经与实测比较,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程义吉  邢华 《海岸工程》1997,16(2):31-35
孤东油田地处黄河入海口,是黄河泥沙填海尚示成陆地围海筑堤开有析一个年产原油500成t的大油田。由于地貌特殊,围堤潜在问题较多。本文叙述了孤东油田围堤建设前后的地域情况,通过计算分析认为黄河洪不、风暴潮对围堤构成的威胁破坏最大,同时指出内涝、软基、坝体质量、植被生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取引黄淤临、机械吹填洼地、导沙入海、锥探灌浆等措施,可解决孤东油田围问题。  相似文献   
7.
桩承式围堤是将上部围堤或堆载荷重通过桩筏基础传递到深层较硬的土层,以减少由于围堤或堆载对邻近桩基产生负摩阻力和侧向推力的一种围堤式构筑物。采用基于Mindlin应力解的桩伐基础简化分析方法、弹性和弹塑性三维数值模拟了嘉兴港海盐港区围堤对杭州湾跨海大桥产生的负摩阻力和侧向推力。通过上述3种方法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的简化分析方法与弹性和弹塑性三维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可作为桩承式围堤结构基础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河道演变与洪灾发展的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的河道在科氏力、掀斜构造活动的影响下,长期南移。在主泓南移、气候由湿变干、分汊淤浅的背景下,大量人口由北方迁入,促使沿长江主泓的围堤迅速发展。原先多汊分流的河道,演变为被围堤约束的狭窄河道。水沙集中于狭窄的堤围河道,洪峰难以调节,泥沙淤高河床,形成水涨堤高、堤高水涨的恶性循环。宋末至明代,是长江中游围堤基本成型与完善,也是洪水位不断抬升,洪灾不断加剧的时期,说明洪灾加剧与围堤密不可分。现有的防洪方针,延续了历史上"抗拒洪水"的思路,没有体现"与洪水共处"的原则,需要进行反思。建议采取"疏导为本"的防洪方针,恢复与增加长江中游分流汊道,扩大江河行洪能力,分散泥沙淤积,以达到可持续治洪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地图》2021,(1):144-144
2020年12月8曰,佛山桑园围成功入选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广东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围兴建于北宋徽宗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年),合围于明代,桑园围围堤全长64.84干米,围内土地面积265.4平方千米,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历经900余年的发展,桑园围围内古水利工程体系格局仍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