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0篇
  免费   950篇
  国内免费   990篇
测绘学   114篇
大气科学   323篇
地球物理   413篇
地质学   1776篇
海洋学   1872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221篇
自然地理   53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54年   3篇
  1943年   2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弧形海岸裂流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弧形海岸波浪产生的裂流严重危害人类活动,但是目前对其特征缺乏充分认识。本文对Haller物理模型实验和三亚大东海的数值模拟表明FUNWAVE模式具有较好的裂流模拟能力。基于该模式进行了多种弧形海岸条件的裂流数值模拟,给出裂流的一些特征:(1)海岸弯曲度增大,裂流增强;(2)海岸坡度对裂流有比较大的影响,太陡或太平缓的海岸不利于形成裂流;(3)海岸尺寸减小,裂流减弱;(4)波高和波周期增大,裂流增强,但是对于某些海岸而言,0.4m波高可能就存在危害比较大的裂流。  相似文献   
2.
不同排列方式和间隙比下双圆柱流致振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ALE的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将圆柱体振动模型简化为平面双自由度质量-弹簧-阻尼系统,进行了计算参数无关性分析。对不同θ角和间隙比T下的双圆柱流致振动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单圆柱振动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到了不同θ角和间隙比T下中心圆柱的升阻力系数、流场分布和运动轨迹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发现小间隙比下由于两圆柱间的相互干扰,改变了中心圆柱的尾涡结构,导致了升力和阻力系数随不同θ角而发生变化;小间隙比下由于两圆柱间的相互干扰影响,均使中心圆柱的轨迹在不同θ角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顺流向的振动频率与单圆柱振动时相比出现了多倍频,导致其运动轨迹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海面风不仅是驱动上层海洋运动的主要动力, 其能量也是维持海洋表层流动的主要机械能来源。为了分析南海表层流风能输入的变化, 用SODA(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1901—2010)资料估算了风向南海表层流(表层地转流+表层非地转流)的能量输入。结果表明, 风向南海表层流、表层地转流和表层非地转流输入的能量总体均呈减少趋势, 110年间分别减小了约56%、65%和49%。导致风能输入减小的最主要因素是风应力的减弱(减小了35%)。由于南海受季风系统的控制, 风向表层流及其各成分输入的能量呈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冬季风能输入最强, 高值区位于南海西部及北部区域, 呈一个显著的“回力镖”状结构。这些结果对深入认识南海环流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5.
钱塘江流域的水文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冯利华 《地理科学》1990,10(2):177-184
  相似文献   
6.
流褶层与韧变带是地壳拉伸变形,顺层固态流变作用下的产物。流褶层是以原始层理为变形面或再经递进变形的褶皱变形岩层或岩石共生组合层位。韧变带具明显的层控性,受岩石成分和应变程度控制,不同环境和不同成分岩石的韧变带具有相异的组合型式和变形机制,井具有一定的递变规律。流褶层和韧变带可分属不同层位,但流褶层可实现向韧变带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data collected in the Ecological Station Jiaozhou Bay from May 1991 to November 1994, including 12 seasonal investigations, to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dynamic cycles and variation trends of the silicate in the ba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ivers around Jiaozhou Bay provided abundant supply of silicate to the bay. The silicate concentration there depended on river flow variation. The horizontal variation of silicate concentration on the transect showed that the silicate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with distance from shorelines. The vertical variation of it showed that silicate sank and deposited on the sea bottom by phytoplankton uptake and death, and zooplankton excretion. In this way, silicon would endlessly be transferred from terrestrial sources to the sea bottom. The silicon took up by phytoplankton and by other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led to insufficient silicon supply for phytoplankton growth. In this paper, a 2D dynamic model of river flow versus silicate concentration was established by which silicate concentrations of 0.028–0.062 μmol/L in seawater was yielded by inputting certain seasonal unit river flows (m3/s), or in other words, the silicate supply rate; and when the unit river flow was set to zero, meaning no river input, the silicate concentrations were between 0.05–0.69 μmol/L in the bay. In terms of the silicate supply rate, Jiaozhou Bay wa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division shows a given river flow could generate several different silicon levels in corresponding regions, so as to the silicon-limitation levels to the phytoplankton in these regions. Another dynamic model of river flow versus primary production was set up by which the phytoplankton primary production of 5.21–15.55 (mgC/m2·d)/(m3/s) were obtained in our case at unit river flow values via silicate concentration or primary production conversion rate. Similarly, the values of primary production of 121.98–195.33 (mgC/m2·d) were achieved at zero unit river flow condition. A primary production conversion rate reflects the sensitivity to silicon depletion so as to different phytoplankton primary production and silicon requirements by different phytoplankton assemblages in different marine areas. In addition, the authors differentiated two equations (Eqs. 1 and 2) in the models to obtain the river flow variation that determines the silicate concentration variation, and in turn, the variation of primary production. These results proved further that nutrient silicon is a limiting factor for phytoplankton growth. This study was funded by NSFC (No. 40036010), and the Director's Fund of the Beihai Sea Monitoring Center, the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8.
水下滑翔器主体外形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水下滑翔器主体外形的优化设计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在考虑内部机械结构限制的条件下,建立了主体外形优化数学模型,并采用CFX计算了若干主体形状的绕流阻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映射主体外形的尺寸参数与绕流阻力的BP神经网络.然后将建立的神经网络作为优化设计问题的目标函数,采用坐标轮换法对滑翔器主体外形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了尺寸参数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9.
本在小粘滞参数,低吸积率的条件下,借助含平流的热吸积流的自相似解,考虑非热正负电子对产生,采用分两个区域分别求妥然后对接的方法,研究了含平流的热单温吸积流的径向结构。证实了热吸积流所具有的一些显特征和基本性质,同时得到一些新的结果:含平流的热吸积流存在一个临界半径rCr;明确指 出含平流的热吸积流的辐射冷却率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成平方反比关系;提出正负电子对过程对含平流的热吸积流的辐射过程有显影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释太阳观测中磁流浮现形成活动区的主要特征——AFS弧顶的上升运动和弧脚的下沉运动,谱斑,Ellerman炸弹等,我们采用了MHD-Lagrangian数值模拟法计算了重力分层(压力密度指数递减),太阳大气中同基底磁场反向和同向的磁偶极子从光球下浮出时产生的动力学演化过程.计算证明:反向的偶极子会导致流体产生会聚和下降运动,为了能让反向偶极子浮出必须适当增压,演化的结果形成电流片,因而有可能引起如Ellerman炸弹等小型爆发现象.还证明了:在浮现处一定产生加热增温,即导致谱斑发亮现象.在弧顶气体是上升运动,速度小;弧脚处气体作下降运动,速度较大,这主要是重力分层气体压力密度非均匀引起的,和Brunt-Vaisala振动有同一的起因.我们还模拟了通常活动区形成时的初期现象:1500高斯强磁偶极子浮进100高斯的弱光球色球基底场时产生的动力学现象.计算表明:为了不致产生激波必须减压浮出,即类似于黑子降温式的浮现,浮现时间应是小时的量级,浮现后确实在色球里导致强的电流片,当这电流片升至低日冕后,会成为Heyvaerts,Priest等人期望的耀斑发生源,因而浮现过程有可能是耀斑储能和触发机理之一.另外我们利用计算结果试解释了北京天文台怀柔站的磁流浮现资料,即文[1]和文[2]的一些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