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9篇
  免费   427篇
  国内免费   548篇
测绘学   121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321篇
地质学   1548篇
海洋学   311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88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0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遇险船舶遭受着浮性损失或稳性损失,这种损失无限制的增大,必将导致船舶的沉没。论述了应用柔性气囊技术,解决遇险船舶在浮性损失或稳性增大时而沉没的问题。柔性气囊对船体的作用力位于船舷之外。当用气囊弥补浮力损失时,基本上都可使浮力位于受损船舱附近,因此能同时减缓或消除浮力损失及倾覆力矩。当主要用其来扶正船体时,它所产生的扶正力臂长、扶正力矩大,能有效减缓或消除倾覆力矩的影响,并且船舶恢复正位后,不存在过剩力矩。空气相对于水体更容易控制.因此.采用与气囊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3.
4.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西部赛利普地区新生代火山岩依据主量元素可划分为超钾质、钾质和钙碱性系列,主要的岩石类型为粗面安山岩、粗面岩,一个超钾质岩石的40Ar-39Ar年龄为17.58Ma,指示出火山活动为中新世.超钾质、钾质和钙碱性火山岩都显示出富集LREE及LILE(Th、U)、亏损HFSE(Nb、Ta、Ti)的特征.超钾质火山岩具有较高的K2O(6.31%~8.55%)、MgO(6.75%~8.96%)、Cr(270.7×10-6~460.4×10-6)、Ni(142.3×10-6~233.9×10-6)含量,较高的(87Sr/86Sr)i(0.71883~0.72732)和较低的εNd(-14.78~-15.37),指示可能起源于一个前期亏损并经后期俯冲作用改造的富钾的方辉橄榄岩富集地幔源区.钾质火山岩具有比超钾质火山岩低的K2O、MgO、Cr、Ni含量以及高的Ba、Sr含量,初始87Sr/86Sr为0.71553~0.71628,初始143Nd/144Nd为0.51197~0.51198,在空间上与超钾质火山岩共生,可能是前者母岩浆的演化产物.钙碱性火山岩具有较高的Sr(881.7×10-6~1309.2×10-6)、Sr/Y比值(50~108)和较低的Y(12.05×10-6~18.02×10-6),明显亏损重稀土Yb(0.93×10-6~1.30×10-6),类似于典型的埃达克质岩成分特征但相对高钾,并具有相对低的(87Sr/86Sr);(0.70928~0.71374)以及高的εNd(-7.90~-10.91),指示起源于富钾增厚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区域上拉萨地块超钾质岩、钾质岩与N-S向地堑系在空间上共存、时间上相吻合,由此本文认为拉萨地块中新世钾质.超钾质岩和南北向地堑系的形成可能与中新世早期北向俯冲的印度大陆岩石圈断离有关.  相似文献   
5.
陶坤 《探矿工程》2008,35(4):74-77
以西(安)合(肥)大通道--陕西境商界高速公路芦家山一号隧道防排水施工的工程实例为基础,着重论述了复合式衬砌隧道综合防排水施工工艺、关键部位施工控制要点以及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渤海湾环流的一次观测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对渤海湾的环流形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对渤海湾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海流调查。这次调查以Lagrange观点为指导,采用3种方法:海流计在固定站位连续测流;漂流板轨迹观测和“人工水母”测底层流。本文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及观测过程,并分析得出了渤海湾Lagrange余环流型大致是顺时针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赵新宇 《海岸工程》1995,14(2):14-23
对卸荷板的作用予以数学描述,进而建立了卸荷板位置与码头整体抗滑,抗倾安全系数及基顶应力的数学方程式,并通过实例计算对卸荷板位置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8.
王靖  许涛 《海洋信息》2003,(3):27-28
海上桶形基础平台用桶形基础代替了传统的海上导管架平台的桩基础,被誉为“导管架平台基础工程技术新时代的曙光”,具有节省钢材、海上施工时间短、可重复利用和投资省等优点。本文综合介绍这类平台的工作原理、基本特点以及我国第一座海上桶型基础采油平台的设计、建造、研究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筒型基础沉贯阻力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炎平 《海洋工程》2002,20(3):23-28
系统地总结国外有代表性工程实践对筒型基础沉贯阻力的研究 ,并将各种方法综合起来 ,提出了加权综合估算法 ,供今后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南海北部陆缘张裂--岩石圈拆沉的地壳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海北部陆缘在中生代晚期曾形成宏伟的华夏陆缘造山带。火成岩岩石学、岩相古地理学和地球物理学证据显示,该造山带不仅具有巨厚(50~60 km)的陆壳,而且还有巨厚(160~180 km)的岩石圈根,在地势上曾出现过高3 500~4 000 m 的华夏山系。陆缘裂陷盆地的形成发育历史、地壳-岩石圈深部结构、火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理论计算均表明,南海北部陆缘从晚白垩世以来发生的张裂作用起始于华夏陆缘造山带的拉伸塌陷,岩石圈拆沉是南海北部陆缘张裂的重要的引发机制。因此,南海北部陆缘张裂既不同于弧后扩张,也不受控于大西洋式的海底扩张,而是该区大陆构造演化和深部壳幔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