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区冷家溪群浅变质岩系沉积后至少经历了加里东期、燕山期和喜山期3期构造运动,劈理、面理、线理、小褶皱等发育,构造置换强烈、构造变形复杂,大多数情况下很难通过产状测量来确定原始层序及其划分.查明矿区以紧闭褶皱为主,处于一叠加倾伏向斜核部,并发现了长约790m的F2韧性剪切带.指出<湖南省岩石地层>(1997.6)将冷家溪群划分为5个组可能有误,各个组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地层厚度.  相似文献   
2.
在湖南东北部临湘地区开展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比较完整地建立了该区地层、构造格架以及岩浆演化序列。对新元古代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新厘定了易家桥组、大药姑组二个岩石地层单位。在黄浒洞组凝灰岩中新获锆石SHRIMP年龄为829:1:13Ma,为区域地层对比及江南造山带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同位素年龄数据。通过工作新发现...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扬子地区奥陶系宝塔组与五峰组之间的介壳相地层历来存在两个岩性组:一个是临湘组,岩性为绿灰色瘤状灰岩,另一个是涧草沟组,岩性为灰黄色砂质页岩.二者均曾建立Nankinolithus带。1975年以后,涧草沟组一名被广泛引用于大巴山地区,意指宝塔组顶部瘤状泥灰岩以上的黄绿或桔黄色页岩,厚仅数十厘米.本文以五个实测地层剖面为例,从岩性特征和化石内容论证大巴山地区原宝塔组顶部的瘤状泥灰岩实与其上的原涧草沟组页岩为一套独立的岩性地层单元,符合临湘组的概念,故改大巴山地区的涧草沟组为临湘组。并据化石与国内外相当地层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4.
通过沉积及元素地球化学分析,重庆城口地区燕麦剖面临湘组自底部小瘤状灰岩向上沉积岩性依次为褐黄色泥灰岩、暗灰绿色泥岩,逐渐过渡为五峰组-龙马溪组深灰色硅质泥岩。水体深度呈现出由深变浅再变深的特征,向上总体水体还原性增强、氧化性减弱,在临湘组中上部存在微弱的氧化性增强的特征,指示区域构造短暂抬升,水体变浅,为宜昌上升运动的早期响应。古生产力指标显示氧化条件较好的观音桥段以及临湘组下部(层5)具有更高的生物生产率,与冰期气候变冷海平面下降导致上升洋流盛行以及水体氧化还原条件改善有关。燕麦剖面临湘组-五峰组-龙马溪组倾向于活动型大陆岛弧环境沉积,自下向上陆源组分含量逐渐降低,火山碎屑组分含量逐渐升高。剖面上部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底部硅质泥岩热水沉积地球化学特征较为明显,可能受到深部热液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