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后碰撞幔源岩浆活动、底垫作用及准噶尔盆地基底的性质
引用本文:韩宝福,何国琦,王式.后碰撞幔源岩浆活动、底垫作用及准噶尔盆地基底的性质[J].中国科学D辑,1999,29(1).
作者姓名:韩宝福  何国琦  王式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10087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 :490 0 0 31,492 72 10 3)
摘    要:准噶尔盆地周边地区广泛发育晚古生代后碰撞花岗岩类、基性_超基性杂岩和火山岩 .它们普遍具有正的εNd(t)值 ,表明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 ,并不同程度地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 .幔源岩浆及其分异产物在上地壳侵位只是深部地质过程的浅部反映 ,大量的幔源岩浆很可能在壳幔界面附近和下地壳中发生底垫作用 ,成为准噶尔盆地基底的组成部分 .如果准噶尔盆地的基底是残留洋壳 ,除非发生高度部分熔融 ,否则不可能产生基性_超基性杂岩 .即使准噶尔盆地具有老陆壳基底 ,也会因为幔源岩浆底垫作用而受到强烈改造 .这种解释可以与地球物理资料相容 .

关 键 词:后碰撞  亏损地幔  岩浆活动  底垫作用  基底  准噶尔盆地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