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四川丹巴燕子沟金矿床成矿流体不混溶的流体包裹体证据
引用本文:李葆华,李雯霞,顾雪祥,肖渊甫,吴大伟,杜晓飞.四川丹巴燕子沟金矿床成矿流体不混溶的流体包裹体证据[J].地学前缘,2014(5).
作者姓名:李葆华  李雯霞  顾雪祥  肖渊甫  吴大伟  杜晓飞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30423,41372094)
摘    要:四川丹巴燕子沟金矿床是产于泥盆系碳质板岩、千枚岩中的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形态呈脉状、似层状,明显受断裂构造和顺层韧性剪切带或层间破碎带控制。成矿过程可分为沉积期、热液期和表生期3个成矿期,其中热液成矿期为主要成矿期。该期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分为H2O包裹体、CO2包裹体和CO2-H2O包裹体3大类,并以富含CO2-H2O包裹体为显著特征。加热时富H2O相CO2-H2O包裹体完全均一成H2O相,富CO2相CO2-H2O包裹体完全均一成CO2相,而且二者的完全均一温度和压力一致,说明它们是同期捕获的CO2-低盐水不混溶流体包裹体组合。当含CO2流体发生不混溶时,CO2的溶离使成矿流体中pH值升高、f(O2)降低,从而导致Au溶解度降低,这是形成本矿床的主要原因。成矿温度为393℃,成矿压力为148.5~179.0MPa,矿床属于高温高压的变质热液金矿床。

关 键 词:包裹体  不混溶流体  成矿流体来源  金矿床  四川丹巴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