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湖北大冶市耕地变化驱动机制研究——基于三维分析框架的综合考察
引用本文:陈勇,曾向阳.湖北大冶市耕地变化驱动机制研究——基于三维分析框架的综合考察[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5).
作者姓名:陈勇  曾向阳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81
摘    要:综合利用RS数据、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结果,研究了湖北省大冶市1991-2000年耕地变化的特征,并从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作用机制、社会经济发展的导向机制、社会群体和个体的决策机制三维视角.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大冶市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在自然环境条件方面,矿农交错界面、湖陆交错界面和林农交错界面是该市自然环境中主要的孕灾基础;(2)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农业由以种植业为主转为农、牧、渔业综合发展,以乡镇工业发展为主的工业发展格局及人口的"虚假"城市化是其基本特征.构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导向;(3)在社会群体和个体决策方面,地方政府的投资扩张冲动加速了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移,使大冶市耕地非农化并不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步,政府的退耕还林、还湖政策和农户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决策则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中占据主导地位.

关 键 词:耕地变化  驱动机制  三维框架  大冶市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