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11年7月中旬江淮流域持续性强降水的环流特征分析
引用本文:刘梅,俞剑蔚,韩桂荣,张鹏勃.2011年7月中旬江淮流域持续性强降水的环流特征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4,0(1):153-160.
作者姓名:刘梅  俞剑蔚  韩桂荣  张鹏勃
作者单位:1.江苏省气象台,江苏 南京 210008
摘    要:利用2011年7月11—19日的过程降水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结合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从降水持续性方面展开探讨,分析了致使本次降水产生的中高纬度阻塞形势、低纬度形势、南海低压维持和移动机制。研究表明,中高纬度稳定超长波和超长波形势下阻塞形势的建立和稳定少动在持续降水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基础作用。索马里的越赤道西南暖湿气流加强、正压不稳定形成条件的存在和第二类条件不稳定机制的反馈作用的持续对南海热带低压的维持起到关键作用。鞍型场的形成和南海低压的北上是持续强降水发生的直接影响因素,这些因子的分析和再认识对江淮持续性强降水的预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 键 词:持续强降水    机制分析    超长波    热带低压维持机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气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气象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