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06年冬季北黄海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2006年冬季北黄海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引用本文:杜秀宁,刘光兴.2006年冬季北黄海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2006年冬季北黄海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J].海洋学报(英文版),2009,28(5).
作者姓名:杜秀宁  刘光兴
作者单位:(1.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100)
基金项目: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01-ST02)。
摘    要:根据2006年12月30日—至2007年1月17日北黄海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及其分布和多样性等基本状况进行了分析。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68属131种,主要以温带近岸和广布性种为主,其中硅藻有53属113种,占总种数的86.3%,甲藻有11属16种,占总种数的12.2%。浮游植物丰度平均值为88.89×104个/m3,硅藻丰度平均值为86.58×104个/m3,甲藻丰度平均值为2.28×104个/m3,硅藻丰度分布趋势决定了浮游植物丰度的分布趋势。辽宁南岸是浮游植物密集区,山东半岛北岸其次,而北黄海中部是浮游植物的稀疏区。优势种为:短角弯角藻(Eucampia zodiacus)、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密连角毛藻(Chaetoceros densus)、柔弱角毛藻(Chaetoceros debilis)、刚毛根管藻(Rhizosolenia setigera)。浮游植物群落ShannonWei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80,Pei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42。与1959年1月相比,2007年1月北黄海浮游植物丰度由15000×104个/m3降为88.89×104个/m3,下降了近41%,硅藻丰度由148.00×104个/m3降为86.58×104个/m3,而甲藻丰度由1.25×104个/m3上升为2.28×104个/m3,占浮游植物丰度的比例由0.8%上升为2.5%。主要优势种及优势属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仍以硅藻为主、甲藻其次,浮游植物丰度总的分布格局变化不明显。

关 键 词:北黄海  浮游植物  丰度  种类组成  群落结构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英文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学报(英文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