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黔西北威宁地区香炉山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引用本文:李松涛.黔西北威宁地区香炉山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地质与勘探,2016,52(5):826-837.
作者姓名:李松涛
作者单位:1.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5地质大队,贵州贵阳550018;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2.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5地质大队,贵州贵阳,550018;3.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4.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5.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3地质大队,贵州六盘水,553001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贵州乌蒙山区优势矿产综合调查评价》[12120113052700]、中国地质调查局《贵州贞丰-普安金矿整装勘查区关键基础地质研究》[科(2014)04-025-053]、中国地质调查局《黔西南矿集区找矿预测》[科(2015)02-09-02-028]联合资助
摘    要:黔西北威宁地区香炉山铜矿床赋存于峨眉山玄武岩组第三段(P3β3)顶部与宣威组(P3X)底部间的结合部位。本文采用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扫描电镜分析方法对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矿床成因。结果表明:区内玄武岩属高钛的拉斑玄武岩,主量元素物源区特征图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其成岩、成矿物质来源与峨眉山玄武岩密切相关,同时又受到地壳物质的影响;稀土元素表现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分配模式,Eu负异常以及log(δCe)-0.1表明矿床形成于还原环境;扫描电镜分析发现了α+β-Zn-Cu合金矿物,化学分子式为Cu0.78Zn0.47Fe0.06。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认为该铜矿床的形成不仅与火山作用和沉积成岩作用有关,而且还受到后期热液活动的影响。

关 键 词:香炉山铜矿床  峨眉山玄武岩  地球化学特征  黔西北威宁地区
收稿时间:2015/10/18 0:00:00
修稿时间:2016/5/23 0:00:00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the Xianglushan copper deposit in the Weining area, northwestern Guizhou
Li Song-tao.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the Xianglushan copper deposit in the Weining area, northwestern Guizhou[J].Geology and Prospecting,2016,52(5):826-837.
Authors:Li Song-tao
Abstract:
Keywords:Xianglushan copper deposit  Emeishan basalt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Weining area  Northwestern Guizhou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与勘探》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与勘探》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