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构造煤中敏感元素迁移、聚集规律及地质控制因素——以淮北海孜矿为例
引用本文:李云波,姜波,屈争辉.构造煤中敏感元素迁移、聚集规律及地质控制因素——以淮北海孜矿为例[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11):2419-2430.
作者姓名:李云波  姜波  屈争辉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编号:2011ZX05034);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2013-007);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编号:CXZZ13-094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编号:2013XK06)资助
摘    要:构造煤是煤层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变质的产物,煤中元素在变形变质过程的迁移、聚集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应力。应变环境的响应。基于安徽淮北海孜矿中不同变形序列构造煤样,利用XRF和ICP—MS方法测定了煤中49种元素的含量,结合煤的显微分析,探讨了不同类型构造煤中敏感元素迁移、聚集规律及其地质控制。结果表明,煤中矿物的分布和形态与构造煤变形程度有关,从弱脆性变形煤中的有序分布向韧性变形煤的无序结构演化。依据煤中元素分布特征,将构造煤中元素迁移模式分为稳定型、聚集型、散失型和复杂型等4类,元素迁移模式与构造煤类型密切相关。研究发现,构造煤的变质变形作用并未改变稀土元素(REE)的整体分布形态,但稀土元素分布随构造煤变形出现明显的动力分异现象。由此可以认为,成煤期后的构造作用、构造煤的脆性和韧性变形机制及其伴随的动热效应是影响构造煤中元素重新分配的主要因素,构造运动为元素的再次迁移提供了动力和基础,变质变形过程决控制了元素迁移的方式和途径,动热效应是煤变质作用发生的重要原因,构造应力加速了元素迁移、聚集的速率,从而使元素随煤体变形发生动力分异。

关 键 词:构造煤  敏感元素  迁移聚集  地质控制  海孜矿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