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二维砂箱模型中DNAPL运移过程的电阻率成像法研究
引用本文:刘汉乐,杨俊,郝胜瑶.二维砂箱模型中DNAPL运移过程的电阻率成像法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9,34(6):2481-2485.
作者姓名:刘汉乐  杨俊  郝胜瑶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桂林5410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项目;卓越学者计划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人才小高地项目
摘    要:本研究通过设有黏性土透镜体的二维砂槽中开展重非水相液体(DNAPL)入渗运移试验,采用电阻率成像法(ERT)探讨DNAPL在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分布规律.试验过程中利用电阻率成像系统进行动态监测,采集电压电流数据后得到相应的电阻值并将其转换为视电阻率值,运用Surfer软件处理数据进而获取DNAPL运移过程的相对电阻率变化分布图像.结果表明,相对电阻率值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不同时刻相对电阻率变化分布图像与DNAPL的运移过程相对应,可以清晰圈定出DNAPL的运移路径及分布范围;DNAPL在入渗过程中受到重力作用与毛细力的控制,以垂向运移为主,在遇到黏土透镜体时出现明显横向运移,绕过透镜体继续向下入渗最后聚积在砂槽底部.本研究为进一步丰富对DNAPL污染物在实际环境条件下运移机理和分布特征的认识,制定可行的DNAPL污染物治理方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关 键 词:非均质多孔介质  重非水相液体(DNAPL)  电阻率成像法(ERT)  迁移和分布特征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