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三江地区地壳结构及动力学意义:云南遮放-宾川地震反射/折射剖面的启示
引用本文:张中杰,白志明,王椿镛,滕吉文,吕庆田,李继亮,刘一峰,刘振宽.三江地区地壳结构及动力学意义:云南遮放-宾川地震反射/折射剖面的启示[J].中国科学D辑,2005,35(4):314-319.
作者姓名:张中杰  白志明  王椿镛  滕吉文  吕庆田  李继亮  刘一峰  刘振宽
作者单位:1. 岩石圈构造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2.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
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4. 中国地质大学探测与信息学院,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109),科技部“973”项目(2002CB412604)资助
摘    要:位于中国云南省的三江地区的断裂主要包括金沙江-红河断裂、澜沧江断裂和怒江断裂(三江断裂带). 通过解释跨过滇西构造域中腾冲与保山地块的遮放-宾川宽角反射/折射地震剖面, 文中以地震波旅行时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地壳纵波速度结构, 以地震散射成像方法获得地壳反射结构, 从而重建了研究地区的地壳、上地幔反射结构. 给出的研究区地震P波速度和反射结构图像表明:该剖面的地壳结构可以划分为3个块体, 各块体间地壳速度与反射图像具有明显差异, 保山段地壳速度较东西两段为低, 莫霍界面反射强. 该地区地壳厚度为40 km左右, 并具有从西向东增厚的趋势. 腾冲南, 即剖面上80~115 km地段, 在8~10 km深处存在一组亮点形式的强反射带, 莫霍界面反射波场在横向变化明显. 对三江断裂地带地壳增厚的方式, 地震孕育的构造环境及腾冲、保山地块、潞西海槽之间的接触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 键 词:三江地区  宽角反射剖面  地壳结构
收稿时间:2003-12-03
修稿时间:2003年12月3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