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十三万年来南海北部陆坡的浮游有孔虫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引用本文:汪品先,闵秋宝,卞云华,冯文科.十三万年来南海北部陆坡的浮游有孔虫及其古海洋学意义[J].地质学报,1986,60(3).
作者姓名:汪品先  闵秋宝  卞云华  冯文科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
摘    要:V36-06-3柱状样采自南海北部陆坡下部水深2809m处,长12m许。浮游有孔虫分析,CaCO_3含量分析,袋拟抱球虫壳氧同位素分析(δ~(18)O)的结果表明,此处近130000年来表层海水古温度变化趋势与各大洋一致,而碳酸钙溶解旋回的表现却与太平洋相反,与大西洋一致,即冰期时溶解作用加强,CaCO_3含量偏低,间冰期则相反。其原因在于冰期有大量陆源碎屑物进入深海与次深海区,“冲淡”碳酸钙沉积并使其溶解作用加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