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成都平原水患治理方向的探讨
引用本文:刘尚忠.成都平原水患治理方向的探讨[J].四川地质学报,1990(2).
作者姓名:刘尚忠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矿局科研所
摘    要: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工程,经历代维修和改建,至今已成为一个功能齐全、设施配套、效益巨大的水利工程。但是对于来自岷江上游的洪水而言,只起到分洪减灾的作用;对来自平原汇水区以内的暴雨洪水的减灾效果却并不显著。 本文根据1988年5月1日成像的成都平原TM卫星图像显示的平原水系展布状况,对平原区金堂、新津等地频繁的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出发,认为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由自然因素造成的。作者提出治理的措施是:针对上游汇流过快的矛盾,可在干流沿线修建梯级滞洪丁坝及滞洪区,以延长洪水过境的时间;对狭窄的出口可采取拓宽、改道或增设泄洪涵洞的方式进行。防洪堤的修建应以河曲包络线为标准线。

关 键 词:河曲包络线  过木断面  滞洪  环境再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