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性质
引用本文:K.P.如德.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性质[J].云南地质,1997(Z1).
作者姓名:K.P.如德
摘    要:喜马拉雅构成了世界上极重要的山系。延伸成一个向南凸出的大弧形,通常为NW—ENE走向,介于北纬27°—36°之间,全长约1500km。北西面有喃戛帕巴特孤立高峰;东北面于喃戛巴瓦峰突然转弯。纬向展布大致终止于呈锐角状向南流的印度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藏布1)两大河流所环绕的两个高峰。山脉的宽度在其延伸方向上平均200km左右。通常其北为印度河及雅鲁藏布江上游所限制;其南紧紧地为一条狭窄的西瓦利克山脉所跟随。该地区的一些重要河流多远离最高峰线,不但为其北界所限,而且必须通过坚硬的花岗岩基岩,深深切割出其峡谷河道系统。大量的事实…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