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遵义后槽铝土矿床矿体的环状分带及其形成机理
引用本文:刘文凯.遵义后槽铝土矿床矿体的环状分带及其形成机理[J].贵州地质,1991(3).
作者姓名:刘文凯
作者单位:贵州省地质矿产局106地质大队
摘    要:本文从后槽铝土矿床含铝岩组的剖面类型划分入手,将含铝岩组划分为:风化剥蚀型、风化残集型、风化冲刷堆积(坡积)型、溶坑(洼)沉积型四类,叙述了各类型剖面的划分标准、组成特征和实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矿体的剖面类型和矿石类型组合的方式,即对不同类型剖面在矿体中的分布规律,不同类型、不同品级矿石在矿体中的位置和分布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每一自然矿体都具有显著的环状分带,溶坑(洼)沉积剖面居中,向外依次是:风化—冲刷堆积型、风化残集型,矿体外围则是风化剥蚀型。就矿层及矿石类型而言,则由内向外依次是复层型碎屑状矿石、单层型碎屑状矿石、致密状矿石、铝质岩—粘土岩。矿石中AL_2O_3的含量由内向外递次降低,沉积的中心也同时是质、量的蓄积中心.矿体的环状分带反映了铝土矿从风化成矿、破碎搬运、分异纯化到最终堆积的完整过程。在铝土矿成矿过程中,沉积中心同时是泄水中心,水流及其所携带物随水流一道作向心式集中,自然地形成了成矿源区、搬运区、堆积地序次的环状分带。矿体有单式环带和复式环带两类,大型溶坑汇水中心的作用明显,故形成单式环带矿体,而小型溶坑(洼)群的汇水中心作用不明显,各环带相互干扰,组成复式环带。矿体的环状分带指示了后槽铝土矿矿床风化成矿、就近搬运堆积的成

关 键 词:铝土矿床  形成机理  环状分带  遵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