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四川盆地西部陆相碎屑岩层系演化与构造变形特征
引用本文:余一欣,汤良杰,陈茜,于冬冬,金文正,吴航,徐小龙.四川盆地西部陆相碎屑岩层系演化与构造变形特征[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5(2):21-30.
作者姓名:余一欣  汤良杰  陈茜  于冬冬  金文正  吴航  徐小龙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117,41125010);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1ZX05002-006,2011ZX05031-001,2011ZX05029-002)
摘    要:四川盆地西部地区沉积了较厚的陆相碎屑岩,同时也是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系。根据地层平面展布特征以及剖面解释结果,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了四川盆地西部陆相碎屑岩层系的演变过程及其构造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受周缘造山带在不同时期差异隆升的影响,四川盆地陆相碎屑岩层系的沉积中心发生了有规律的迁移,从晚三叠世时的川西前陆盆地迁移至早—中侏罗世时的川东北前陆盆地;四川盆地西部地区陆相碎屑岩层系遭受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等多期构造事件的影响,盆地属性也随之发生改变,从陆相碎屑岩层系沉积前的克拉通内裂陷盆地转变为晚三叠世早期的大陆边缘盆地,并最终演变为现今的陆内前陆盆地;四川盆地西部陆相碎屑岩层系构造变形以逆冲推覆和褶皱变形为主,兼具弱走滑作用,主要发育叠瓦冲断带、背冲断块、断层相关褶皱、飞来峰等构造样式,同时表现出一定的横向分带性,并控制了圈闭发育的分带性。

关 键 词:陆相碎屑岩  构造变形  演化特征  大陆边缘盆地  前陆盆地  差异隆升  沉积中心  四川盆地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